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扬州是个引人注目的大城市,它不只经济十分发达,文学艺术也达到了封建社会的辉煌峰顶。以清代扬州俗文学作为个案,对它的盛衰成因与文化特点试从地域文化个性视角进行分析,既是继承扬州俗文学传统的现实需要,也是复兴扬州俗文学事业的理论准备;还是在城市规模日益扩展的今天,为适应提高市民素质迫切要求所作的有益探索。 本文共分6章。第1章为“清代扬州俗文学活动述略”。清代扬州俗文学界名家辈出,名作如林。虽然没有建立社团,标榜门户,但共同的地理环境、社会背景和文化传统,却使扬州的俗文学具有很多相似或相同的风韵与标格。他们以描写风土、反映现实为己任,形成了一个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扬州派”。俗文学活动的主体是普通的市民与艺人以及一批知识分子。清代扬州俗文学述略,笔者用了最粗略的划分,即按照表现形式将其分为:口承俗文学活动和笔传俗文学活动。口承俗文学活动中又根据功用的不同侧重将其分为:侧重叙事的扬州评话、侧重抒情的扬州戏曲。其中扬州戏曲还可以分为扬州戏剧和扬州俗曲。笔传俗文学活动分为:竹枝词、风土笔记文章以及侧重游戏的扬州灯谜诗钟等等。 第2~5章分别从“文化地理条件”、“历史传承脉络”、“都市民俗风情”、“生产消费特征”方面分别剖析清代扬州俗文学生成的各种因素。笔者从清代扬州俗文学生成的社会地理条件中提取了三个代表:即水、盐和杨柳;从“诗文扬州”、“歌吹扬州”和“礼俗扬州”三个方面来分析清代扬州俗文学生成的历史积淀;从“方言民俗”、“仪式祭祀”、“茶肆书坊”、“行规惯制”四个角度来梳理清代扬州俗文学生成的都市民俗风情;从“实用性”、“夸示性”和“人格化”三个层次提炼了清代扬州俗文学的消费特征。 第6章为“清代尾声中的扬州俗文学活动”,简析了清末扬州俗文学活动中几种“相反相成”的比照关系,从以后兴起的“鸳鸯蝴蝶”来看其对清代扬州俗文学活动的“精神延续”。最后对当下都市俗文学蓬勃发展之必然趋势作了反思。笔者觉得俗文学万变不离其宗,其根本是本土的,这一点无法改变。发展中既要保持与时代同步,又要保持自己的个性;既要有广博的胸襟,又要有前卫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