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对北京周边地区和湖南部分地区的昆虫携带及其相关生境(如花等)中酵母菌的多样性进行了初步调查,并探讨了此类酵母菌的分布和生理生化特点。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花上的酵母菌:从北京和湖南部分地区盛开的花朵中分别分离到150和50余株酵母菌,经形态观察、MSP-PCR图谱和26S rDNA的D1/D2区序列分析,发现来自北京地区的酵母菌共有12个属,16个已知种和2个未定名疑难种;而分离自湖南的酵母菌则共有7个属,8个已知种和1个新种。同时,我们发现从未开和刚开的花中分离不到酵母菌,而当其被昆虫造访后,即可分离出酵母菌,这说明昆虫的存在对酵母菌在花及其相关基物上的分布具有重要作用。
(2)、叶片和其他基物上的酵母菌:从湖南部分地区的植物叶片、担子菌子实体和其它基物上共分离到酵母菌株100余株,发现共11个属,15个已知种和4个未定名疑难种,并发现了4个新种。
(3)、昆虫体表酵母菌:从北京和湖南部分地区昆虫的体表分别分离到200和50余株酵母菌,发现来自北京的酵母菌共有6个属,11个已知种和3个未定名疑难种;而分离自湖南的酵母菌共有6个属,10个已知种、3个未定名疑难种和1个新种。说明昆虫的体表可以携带并播散酵母菌。
(4)、昆虫内脏酵母菌:从北京周边地区共捕捉膜翅目(Hymenoptera)的蜜蜂科(Apidae)、胡蜂科(Vespidae)、姬蜂科(Ichneumqludae)、泥蜂科(Sphecidae);鞘翅目(Coleoptera)的花金龟科(Cetoniidae)、天牛科(Cerambycidae)、丽金龟科(Rutelidae);双翅目(Diptera)的食蚜蝇科(Syrpludae);鳞翅目(Lepidoptera)的凤蝶科( Papilionidae)、蛱蝶科(Nymphalidae)、粉蝶科(Pieridae)、灰蝶科(Lycaenidae)、弄蝶科(Hesperiidae)、天蛾科(Sphingidae);蜻蜒目(Odonata)的蜻科(Libellulidae)、蜓科(Aeshnidae);螳螂目(Mantodea)的螳螂科(Mantidae);同翅目(Homoptera)的蝉科(Cicadidae);直翅目(Orthoptera)的斑翅蝗科(Oedipodidae)以及半翅目(Hemiptera)等昆虫195只,从其内脏中分离到酵母菌株300余株,发现共有15个属,31个已知种和5个未定名疑难种,并发现了13个新种。结果说明昆虫体内酵母菌的多样性远比体表丰富且特异性较强。除营养作用外,这些酵母菌对昆虫的作用目前还不清楚。
(5)、生理生化特点:从花(特别是花蜜)、昆虫体表和内脏中分离得到的子囊菌酵母基本上是耐高渗压(osmophilicyeast)和耐盐(halophilicyeast)酵母;昆虫内脏中的子囊菌酵母都具有发酵能力,能在无氧条件下存活。
(6)、昆虫内脏中的酵母菌主要分布在C.albicans/L.elongisporus clade(占子囊酵母菌总数的28%)和Starmerella clade(占子囊酵母菌总数的19%);而花和昆虫体表的酵母菌则分布在许多分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