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战结束后迎来了民航发展的黄金时代。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对民航业放松管制,在此利好政策推动下,筹备于1967年、在1971年实现首航的西南航空公司借助低成本竞争战略的有效实施在竞争激烈的美国航空市场迅速崛起。截止目前,已拥有美国近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在500公里以下的航线,高达近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并实现连年盈利。近年来,低成本航空在全球市场速度扩张加速。2003年低成本航空在全球市场份额仅仅占到12.2%,而到了 2015年实现接近一倍的增长速度,迅速上升到了 25.5%在亚太市场份额由2003年仅占3.4%增长了七倍左右,攀升到2015年的占25.1%。在航空里程方面,全球范围内低成本航空里程份额目前已达到30%,而在世界人口第一的中国市场仅8.3%,与世界水平相差巨大,意味着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中国低成本公司需要迎头赶上。春秋航空公司是中国国内第一批民营航空企业之一,早在2004年11月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和上海春秋包机旅行社共同出资成立,到2015年初,春秋航空公司的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主要从事业务包括国内、国际以及港澳台地区的航空客货运输以及和航空运输业相关联的服务。截止到2016年末,拥有空中客车A320型飞机66架,开辟国际/地区航线75条、国内航线120条,在华东的上海、华北的石家庄、东北的沈阳、华南的深圳设有四个运行基地,开航以来客座率高达93%。春秋航空自成立以来,在国内民航市场激烈的格局中春秋航空公司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迅猛。成功归因于在确保飞行安全和服务质量下,通过不断借鉴国外低成本航空,如美国的西南航空公司(Southwest Airline)、英国的瑞安航空公司(Ryan Air)、马来西亚的亚洲航空(AirAsia)的先进经验,和自身现有资源相结合,善于把握时代和市场提供的良好机遇,未复制现有的传统全服务航空模式,而是选择符合企业自身发展又能满足广泛市场需求的低成本竞争战略。通过“两单”、“两高”和“两低”的运营方式在市场中夯实了根基。受到国有航空公司所占市场份额巨大和飞机引进、航油供应以及航材采购相对垄断同时受政策影响等原因,还有资金同规模等方面的限制。目前,我国低成本航空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国务院、发改委、民航局等多部门近年来相继出台发布了一系列对利好民航业的政策,民航业尤其低成本航空领域发展开始起步,海南航空于2013年5月将旗下子公司西部航空转型为低成本航空公司来试水该领域,并表示未来将会继续加速推进该模式的建设;2015年1月在广州开始运营的九元航空,成为第一家在中南地区设立总部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截止目前国内已有六家低成本航空企业,地方性航企河北航和天津航也在积极谋划着转型,国内竞争格局已初步形成。此外,国外低成本航空公司开始涉足中国的航运市场,行业内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剧。近年来,我国民航业竞争格局呈现出进一步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出现了新变化和新趋势,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国际市场油价起伏不定,以及2015年1月春秋航空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等一系列变化,有必要在新环境新形势下对春秋航空低成本战略加以考量并深入研究。本文结合近年来我国民航业发展实际和未来趋势,结合春秋航空的具体运营情况,运用PEST模型,来分析春秋航空所处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运用波特教授的五力工具模型,来分析其所处的竞争环境;运用SWOT分析方法,来分析其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通过波特教授的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集中战略对比分析得出春秋选择低成本竞争战略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与传统全服务航空公司和国内低成本航空公司对比结合春秋航空低成本运行实际全面评价了春秋航空的战略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和具体措施。航空业发展前景广阔,本文研究的成果在于对当前春秋航空面临的宏观和微观环境下的竞争战略进行具体的分析,具有现实意义。力图本文研究结果对低成本航空在中国市场的模式构建和航空公司的进入以借鉴;为低成本航空战略的未来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意见,同时也期待把成本管理经验为全服务航空公司所使用,促进中国民航业的共同发展,推进民航强国的战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