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津冀一体化要求农业率先进行突破,在将米京津冀区域的农业创新协同发展中,河北省将承担着京津农业技术转移、农产品供给的主要职责和任务。基于此,河北省需要积极培育农产品生产与供应的载体,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策。农业科技园区是农业创新的重要基地,也是带动区域农业经济的核心引擎。农业科技园区经济信息化、金融化和现代化是园区发展中的必然要求。在调研过程中,发现金融服务不足、金融化水平偏低是一直以来制约河北省园区发展的重要问题。 本文结合农业区位理论、农业科技金融理论和农业科技创新理论,初步讨论了农业科技园区金融化的内涵、必要性和表现形式。所谓金融化就是在园区的建设、企业培育、科技研发、物流服务各个环节都要充分融入金融的支持,打造以园区为平台的的农业产业金融链条。针对河北省14家农业科技园区调研的基础上,梳理总结了园区金融服务的特征,认为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外源融资规模小、财政资金杠杆率底、信息与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进一步分析了制约农业科技园区金融服务水平得主客观因素,包括农业产业化链条、财政补贴方式和配套任务、园区融资平台建设等。以此为基础,论文重点对农业科技园区金融化水平进行评价。为了金融化水平评价的可操作性,首先对农业科技园区金融机构层级进行了划分,然后制定了园区金融化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包含信用化、杠杆率、证券化虚拟化共3类16个指标。进而,根据制定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设定指标权重,借助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河北邯郸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进行了金融化水平评价。最终得出邯郸园区金融化处于中等水平,制约其金融化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存在于银行贷款、农业保险、信用担保、股票上市、企业债券和农产品期货几方面。 根据调研和研究情况推断,河北省农业科技园区金融化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低,制约因素主要有风险投资、贷款、农业保险几方面。最后从提高重视;纳入管理;设立基金;搭建平台;建立金融服务大厅等几方面来讨论河北省园区金融化水平提高的政策建议。此项研究对于引起相关部门对于农业科技园区金融化问题的重视、提高管理水平和丰富农业科技金融理论体系有一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