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的微观经济影响研究 ——企业层面的经验证据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tion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粗放型增长模式导致中国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环境问题已成为中国继医疗、教育、住房后第四大社会关注的问题。严重的环境污染不仅带来巨大的治理成本,同时也对个体健康、居民幸福感和非道德行为带来影响。学术界广泛探究了环境污染对宏观经济发展、居民健康以及个体行为决策的影响,但仍然缺乏对微观企业层面的研究。企业是社会经济增长的载体,同时也是吸纳劳动力的“大容器”,研究空气污染对不同企业的影响能为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政策建议,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绿水青山”对企业发展的意义,为实现环境红利与经济红利提供微观企业层面的证据。此外,分析环境污染所引致的企业成本问题也有助于地方政府为环保政策的进一步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对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共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据成本收益理论、劳动力迁移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围绕空气污染与企业行为变化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基于中国多个企业调查数据库和微观个体数据库,结合多种实证方法处理研究中的内生性问题,重点分析了空气污染对于企业高管薪酬、企业生产率和企业捐赠行为的影响,并考察了不同的企业行为调整背后潜在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严重的空气污染会增加企业为高管支付的货币薪酬,提升企业的劳动成本。本文将微观企业数据与卫星提取的空气污染数据进行匹配,检验了空气污染对企业高管货币薪酬以及薪酬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空气污染对高管货币薪酬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PM2.5排放浓度每增加1%,高管货币薪酬会上升0.198%,不同的空气污染物(AQI、SPD、SO2)均显著提升了上市企业高管的货币薪酬。考虑到高管薪酬的不同结构,本文还探究了空气污染对高管持有股票价值的影响,发现两者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异质性结果表明空气污染对国有企业、市场竞争激烈的企业和高污染型企业的高管薪酬的影响更大。此外,通过差异化分析,本文发现面对严重的空气污染,企业高管倾向于将其规避空气污染损害的费用转嫁进货币薪酬,且空气污染会提升高管的潜在离职率,这会增加企业招聘劳动力和培训新劳动力的成本,不利于企业长期有效的发展。通过这种倒逼机制,企业也有更大的动机增加高管的薪酬待遇以缓解人才流失问题。第二,严重的空气污染会降低企业生产率,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基于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本文借助秦岭-淮河分界线以北冬季供暖政策带来的空气污染空间不连续性,有效分离出空气污染与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反向因果关系,并通过断点回归方法考察了空气污染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空气污染会显著降低企业生产率,PM2.5每上升1%,企业生产率会下降0.692%,其他空气污染物(AQI、NO2、PM10和SO2)对企业生产率也存在类似的负面影响。此外,空气污染对企业生产率的负面影响在非国有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市场竞争度较大的企业以及位于高污染行业的企业中更加明显。利用微观个体数据库和企业调查数据库,本文进一步检验了空气污染对企业生产率造成损失的潜在影响机制,发现空气污染可能通过增加人体健康风险、挤占研发资金、引发资源错配、减少劳动力供给等渠道降低企业的生产率。本文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揭示了当前环境治理的迫切性,并为企业如何提高竞争力提供新的思路。最后,严重的空气污染会增加企业慈善捐赠,可能会造成企业内资源错配。本文将逆温系数作为空气污染的工具变量处理研究变量之间的内生性问题,采用2SLS的方法考察了空气污染对不同维度的企业捐赠行为的影响,并识别了不同类型企业捐赠背后的动机。研究表明,空气污染对企业绝对捐赠水平、相对捐赠水平和捐赠意愿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面对空气污染的负面冲击,高污染型企业更有可能出于广告宣传动机以获得更多的产品销售利润而进行捐赠,而低污染型企业则更有可能出于纯粹的利他动机而进行捐赠。本研究为政府客观看待环境成本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审视角度。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双氧水冲洗用于慢性脓胸术中广泛渗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至2019年安徽省胸科医院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的151例慢性脓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使用双氧水胸腔冲洗分为双氧水辅助治疗组(83例)和常规对照组(68例),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渗出量、术后输血量、术后止血药物使用量、术后胸管置留时间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等方面相比较,观察有无差异。结果 双氧水辅助治疗组相对于常规对
血管受损时内皮细胞会分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与暴露的内皮下胶原结合。vWF在流体剪切应力的作用下从松散的球形结构伸展成活化的线形结构,暴露A1上的GPIbα结合位点。研究表明vWF内部的自抑制相互作用会抑制vWF结合血小板,参与vWF-A域的活化。此外vWF-A1上的突变会影响vWF结合血小板的亲和力,功能增强型突变(GOF)R1308L促进vWF/GPIbα相互作用,功能减弱型突变(LOF)
长期以资源要素作为经济发展主要推动力的粗放型发展方式给中国的自然环境造成了持续的巨大压力。随着近年来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曝光度的持续上升,尽快实现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为主的经济转型成为举国上下的一致要求,如何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也成为学术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在梳理三种不同类型环境政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不同类型环境政策对经济绿色发展和企业技术
黑洞活动是宇宙中一类极其重要的天体物理过程,其相关天体一直是天文学领域重要的研究对象。黑洞根据质量的不同,分为恒星级质量黑洞(3-20M⊙)和超大质量黑洞(106-10M⊙)两类,分别对应黑洞X射线双星(XRB)和活动星系核(AGN)。吸积作为黑洞活动的能源机制,是理解黑洞XRB和AGN的基本理论。X射线辐射主要来自黑洞视界附近,所以X射线能谱演化能反映黑洞吸积的高能物理过程演化,是理解吸积过程的
两化融合起源于党的“十六大”的“以信息化造就工业化、以工业化增进信息化”论点。后来党的“十七大”根据我国所处发展阶段,将其重新定义为“增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欧美发达国家提出的“制造业回归”政策影响下,中国不断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一代制造技术的融合,实现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然而从我国各分项指数来看,中国制造企业仍是大而不强,“质量效益”、“核心竞争力”、“持续发展”与发达
币族(金、银和铜)金属离子之间因为存在着显著的嗜金属作用,所以易于聚集形成富金属的团簇结构。其中,银团簇由于稳定性不佳而导致其合成受到限制。通过诸如炔、吡啶、膦、硫醇等配体的修饰和保护,银金属团簇的结构稳定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而使其单晶样品的制备、原子精确结构的测定以及相应的性质探索成为了可能。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从银团簇的外层配体、内核结构以及电子结构三个方面来设计和合成新颖的银团簇化合物,并对其
多尺度建模是一个典型的跨学科问题,涉及到数学,化学,物理,工程,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比如多孔介质中的流体流动,先进技术中的复合材料,以及地球物理中的建模同化.传统的多尺度方法包括多重网格法,自适应方法等,但其在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时难以求解.因此,我们需要寻找更有效的分析方法,其中就包括均匀化(Homogenization)方法.均匀化理论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在研究非均匀材料时引入的一种数学分析
船舶舷侧结构的耐撞性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在不影响船舶总体性能的前提下,探索新型材料、新型结构在船舶舷侧防撞结构中的应用。论文以一种具有独特力学性能的内凹负泊松比蜂窝结构为对象,提出了泡沫填充的内凹负泊松比蜂窝增强的复合结构构型,通过对其几何构型、试样制备方法、平面压缩特性、局部冲击特性等的研究,为该复合结构在舷侧耐撞结构方面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增强型内凹负泊松比结构单胞面
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炎类型,主要表现为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症状,其临床发病率在逐年升高。现阶段临床研究发现,变应性鼻炎对患者健康的负面影响较大,同时常可合并其他疾病,如哮喘、结膜炎、慢性鼻-鼻窦炎、腺样体肥大、分泌性中耳炎等,而且变应性鼻炎的存在会加重哮喘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都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所以人们对于该病的治疗需求越来越高。由于患者过敏源的不同,该病的诱发因素较为复杂,患者的临床
基于燃料电池的自供能传感体系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传感技术,也是目前传感发展方向的大趋势。它具有不需要外部电源、响应速度快、成本低和易于构建便携式、小型化、可穿戴式和可植入式的装置等诸多优势,已广泛用于生物化学分析、食品分析和环境污染检测等领域。在几类燃料电池中,光催化燃料电池(photocatalytic fuel cell,PFC)因其结合了光催化和电化学分析的双重优势,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