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身份之路

来源 :北京语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sj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誉为“加拿大文学女皇”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一位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女作家,民族身份、性别身份和加拿大文学身份一直是她所关注的问题,而女性的身份探寻尤其是她关注的焦点。因而对其作品中女性寻求身份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所著的两部小说—《浮现》和《盲刺客》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其作品中女性寻求身份之路。阿特伍德思考女性寻求身份问题的独到之处在于她不简单地将矛头指向男权制度的压迫,她同时还指出女性自身的受害者心理是阻碍她们超越受害者身份的原因。阿特伍德认为,在男权制度的威慑下,女性倾向于在内心中设立一个“无能、弱小”的自我形象,无力抵抗强权的压迫,因此在经历了种种失败之后,她们往往选择逃避现实,认为自己是命中注定的受害者。因此,阿特伍德意在唤醒女性对自身创造力的认识,召唤女性通过改变看待自己同时也看待外部世界的方式来突破重重束缚、最终成为创造性的“非受害者”。本文通过文本细读,并运用女性主义理论以及其它相关理论,来分析《浮现》和《盲刺客》中的女主人公从盲目的受害者向创造性的“非受害者”转变的历程。本文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章分析小说《浮现》和《盲刺客》中女主人公的受害者心理;第二章探究这两部小说中女主人公寻求身份的途径—内省;第三章阐释女主人公觉醒后的转变—越狱与重建。在当下的语境中,性别歧视仍未消除,女性还在为获得独立、平等的身份而奋斗,因而阿特伍德小说中女性为寻求身份而做出的种种尝试是有现实意义的,它为女性的身份探求指明了一条新的途径—女性只有通过改变看待自己和外部世界的眼光、实现对自身创造力的认识才能最终摆脱受害者身份,成为独立自主的人。
其他文献
韩国语“(?)”是能产性很强的语言形态之一。在众多的前人研究中,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是至今为止对“(?)”的本质认识没有达成共识,迄今为止针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又名丝连皮、扯丝皮、丝棉皮、玉丝皮、思仲等。属落叶乔木,在植物分类学上属杜仲科杜仲属。杜仲是我国特有树种,经济价值很高,资源稀少。被我国有
近年来,第二语言教学领域逐渐出现一个明显的转变: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及其学习,而不是教师及其教学。随着这种研究兴趣的新转变,学习者怎样获取新知识,他们会采用什么样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