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车轻量化作为有效的节能手段,已经成为汽车工业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目前,轻质材料的使用是汽车轻量化的主流,其中高强度热冲压钢板以其兼顾轻量化与安全性的优势在汽车工业界受到普遍关注。但是,随着强度提高,热冲压钢板塑性或韧性急剧下降,限制了其在汽车车身上的进一步应用,科学有效地优化工艺参数是提高强韧性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以1.6mm厚的热冲压硼钢SG1.6为研究对象,基于强度、塑性和断裂韧性指标,分别选取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开始淬火温度、回火温度和回火时间为设定参数,进行多指标测评的L25(56)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工艺参数对热冲压钢板强韧性的影响规律;根据正交试验确定的显著因素与水平范围进行Box-Behnken响应曲面设计,连续地对试验点进行优化分析从而获得基于该类热冲压钢板强韧性最佳指标的热冲压及回火工艺方案。(1)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热冲压硼钢板强韧性的显著因素为加热温度,开始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加热温度主要影响硼钢强度;开始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主要影响硼钢塑性与韧性。确定最优工艺方案:加热温度为890~920℃,保温时间为1min,开始淬火温度为650~700℃,回火工艺为100℃,30min。(2)响应曲面单目标优化结果表明:抗拉强度最高预测值为1577.34MPa,伸长率最高预测值为10.363%,撕裂强度最高预测值为2116.93MPa,单位面积裂纹形核功最高预测值为565.255N/mm;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在加热温度为890~899.71℃,开始淬火温度为682.10~700℃,回火温度为100~101.57℃时,SG1.6抗拉强度预测值不小于1570.51MPa,伸长率预测值不小于10.059%,撕裂强度预测值不小于2067.30MPa,单位面积裂纹形核功预测值不小于471.39N/mm。(3)采用优化后工艺参数进行车身B柱热冲压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该优化工艺,这类硼钢撕裂强度和单位面积裂纹形核功可分别提升11.44%和21.55%,抗拉强度和硬度分别降低2.34%和2.09%,在保证强度的基础上韧性得到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