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此项临床疗效观察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结合临床经验,采用子午捣臼针刺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气滞血瘀型)。通过探讨针刺治疗机理,观察疼痛缓解及改善功能等方面的差异,以致于在临床上较简捷安全地减轻椎动脉型颈椎病相关的症状。方法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南”与“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标准,纳入62名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接受大椎、天柱(双)、颈椎夹脊、后溪(双)的针刺治疗,治疗组以子午捣臼手法针刺治疗,对照组以一般补泻手法针刺治疗,均为8个疗程(每个疗程为5天,每周间断2天),在治疗之前后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诊断功效标准”的中医症状、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患者症状和功能评价表评分、SF-36生活质量表进行评分,建立Excel表数据记录库,通过SPSS 22.0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中医症状观察评分:两组患者予以针刺治疗后中医症状观察评分均呈现出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相关临床症状体征方面,两组患者者在治疗前除头痛组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其余症状研究基线一致;且在8个疗程针刺治疗后相关症状均得到减轻,且治疗组患者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SF-36量表评分变化的趋势,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在入组前及针刺治疗结束后,评分呈明显升高趋势,且治疗组患者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4针刺治疗结束后两组临床疗效率比较:在很多方面治疗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针刺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气滞血瘀型)可以缓解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促进功能的逐渐恢复,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2子午捣臼刺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气滞血瘀型)相关效果更加显著一些,但在改善头痛方面,两者疗效较难比较;3在实践中采用子午捣臼针刺法干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气滞血瘀型)乃一类疗效显著且简便易行、安全性高的方法。表8个;参9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