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群众工作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获得成功的关键一环。伴随着长征的胜利结束,中共中央和红军最终落脚陕北,完成了空前的战略大转移,开启了中共历史上波澜壮阔的延安时期。至此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不仅成为中共中央所在地,而且成为指导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中心和大后方。在这十三年艰苦奋斗的峥嵘岁月中,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幼年走向成熟、从理论准备不足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局部执政走向全国执政,最终赢得了民心,取得了“天下”,实现了成功大逆转,其中关键一环便是群众工作。本文通过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从而系统考察这一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特点,探索党的群众工作的内在规律,窥探党的群众工作的发展趋势。研究问题,必须首先将问题置于它所处的历史背景之中,如此方能真实客观地做出结论。因此,本文首先从史学的角度出发,整体把握延安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背景,探讨党开展群众工作所面临的时空背景和现实环境,从而了解这一时期党的群众工作所处的复杂的时代背景和艰难的生存条件。通过对基本材料的分析,可以得出延安时期党的群众工作面临三大考验和一项优势,其中三大考验是:第一,残酷的革命战争环境。首先,延安时期正好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的主题;其次,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相互交织;第二,保守落后的乡村社会。延安时期党的活动范围大都处于偏僻落后的乡村,恶劣的自然条件、落后的经济、文化生活以及保守愚昧的社会习俗构成了它的主要特点;第三,中共在延安局部执政。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面对复杂的执政环境、扩大的执政基础以及艰巨的执政任务,如何做好群众工作,增强中共的执政合法性,是中共面临的一大挑战。一项优势是,中国共产党有做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这就为延安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实践经验。探究延安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理论渊源,对于考察党的群众工作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经过分析得出,延安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理论的形成主要来源于马列主义群众观思想、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群众思想。马列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理论是中共群众工作理论的直接来源,它为党的群众工作提供了理论引领和方法指导;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同样也为党的群众工作理论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千百年来它所倡导的重民、爱民、利民、富民、顺民等思想,早已渗透到华夏儿女的血脉之中,内化为中华儿女内心的思维习惯和文化观念。因此,中国共产党在继承马列主义群众观的基本前提下,批判地吸收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中的积极因素,并在发展早期共产党人关于群众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形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群众工作理念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工作方法。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党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任务和主要目标,适时调整斗争策略和斗争方式,积极开展群众工作。通过分析和研究,延安时期党的群众工作可以分为四个大的历史阶段,即第一阶段: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军落脚陕北至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是党的群众工作的“立足生存阶段”,这一时期党中央紧紧依靠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广大人民群众,在陕北落脚,取得了生存的空间和巩固的阵地;第二阶段是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至1940年12月“皖南事变”爆发,是党的群众工作的“巩固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党中央以抗日救国为使命,广泛发动群众,建立、巩固和扩大陕甘宁边区和抗日民主根据地,力求发展;第三阶段是1941年1月至1945年8月,从“皖南事变”爆发过至抗战结束,是党的群众工作的“共度难关阶段”,这一时期党中央和根据地在十分艰难的环境下,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共度难关;第四阶段是1945年8月至1948年3月,从抗战结束到中共中央东渡黄河离开陕北,是党的准备“准备建国阶段”,这一时期主要是发动群众,支持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初步胜利,建立新中国。延安时期党在开展群众工作的过程中,根据陕甘宁边区和敌后革命根据地的特点,建立了高效的群众工作制度和机制,即通过建立执政为民的政治机构,确保人民群众能够实现真正的当家作主;在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前提下,实行“三三制”原则、团结党外人士,广泛吸纳社会力量,为壮大党的力量,增强党的威信,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支撑。与此同时,不断建立和完善党的保障机制、矛盾机制、宣传机制、动员机制为确保群众最低生活水准,化解群众的矛盾冲突,提高群众的政治觉悟,凝聚群众的社会力量和保护群众权益不受侵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延安时期党的群众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而且促进了民族民主革命的最终胜利、增强了党同人民的深情厚谊。总结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得出延安时期中共做好群众工作的主要经验是:第一,给群众看得见的物质福利;第二,善于把人民群众组织起来;第三,在教育群众中引导群众;第四,用党的人格魅力赢得人心;第五,自觉地与群众打成一片;第六,注重树立群众的典型;第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些宝贵的历史经验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党的群众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启示,启迪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做好群众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做好群众工作的价值共识;第二,始终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放在群众工作的首要地位;第三,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群众工作的本质所在;第四,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作为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唯有如此,我们党才能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和实现“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