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农村城镇化建设加速发展、国家在政策上大力扶持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能否满足社会用工的需求,中职生的受教育情况能否帮助他们成功的向城市市民过渡,他们向上流动的空间有多大?这一切不仅仅与他们的切身利益相关,而且也与国家当前的经济发展,职业教育发展,社会稳定等多方面息息相关。本文从反映农村职业学校的教育现状出发,揭示农村中职面临困境的深层社会原因。当前农村职业学校招生难,陷入生源危机;家长对职业学校抵触情绪与学生本身的自我放弃;农村中职教育学生管理问题繁多,教学设施落后,不能满足技能训练的基本要求,“班班通”的迟迟不到位,无法普及的实训基地和设备,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实践技能。农村中职毕业生以水平流动为主,垂直流动弱化,主要进入初级劳动力市场就业,并据此探索解决农村中职教育困境。根据中职毕业生社会流动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相应措施,从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即学校、政府、企业各自应做出的改善,分别来解决各个方面的问题。学校探索多样性办学模式,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多种培训方式等;来自国家政策、立法方面的保障以及中小企业参与职教的责任意识。这些举措都将在促进农村中职毕业生的社会流动上带来有效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