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1世纪的今天,老年人比例的不断扩大,子女和孙辈数量的逐渐减少,老人的老年照料问题成为了一个重要难题,而农村已婚女性在观念和现实上仍然承担着老年照料方面的重要角色,牵制了其参与非农就业的脚步,农村已婚女性非农就业的压力和家庭的限制性,使得非农就业的岗位和失业率一直在下降,无法长期稳定存续。现今在加快脱贫攻坚的步伐下,农村已婚女性消除贫困,实现性别平等、势在必行。女性在中国减贫事业中发挥了“半边天作用”需要不断促进农村已婚女性非农就业,提高其家庭经济支持能力。基于此,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英文简称为CHNS,因本文研究的特殊性,选自2015年横截面的数据,采用OLS最小二乘法回归和Heckman两阶段估计方法,按照一定数目的数据量着重具体分析对非农就业的影响,特别从非农就业的时间、就业的距离和就业的收入三方面所带来的阻碍作用为基础,并在此之上考察农村老年人群体的照料责任的承担,继而释放农村已婚女性在此责任上的既定性和重要性,针对18~52岁的农村已婚女性自身技能的提升,以及脱离家庭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增强,进一步增加非农就业的进入机会,不仅为家庭经济提供支持,更重要的是为自身价值的实现和家庭氛围的融洽给予了良好的机会。本文的研究显示出:老年照料对农村已婚女性非农就业存在显著的影响,但在其他控制变量的影响下不再明显,但有可能影响非农就业的时间、收入和距离。影响情况如下:(1)老年照料对农村已婚女性非农就业的时间影响不明显。农村已婚女性非农就业的时间不受老年照料和老年照料市场的限制,受到文化程度水平和自身慢性疾病的影响。一般而言,文化水平越高,不进行老年照料,或参与老年照料的时间越短。(2)老年照料对农村已婚女性非农就业的收入影响显著。进行老年照料,且老年照料时间越长,对农村已婚女性非农就业收入的影响就越大,收入也越少,反之则越高。丈夫的工资和使用互联网的农村已婚女性对农村已婚女性非农就业收入产生直接的影响,甚至起决定性的作用。照顾6岁以下儿童也会影响其非农就业收入的高低,而文化程度的高低是其自身条件上决定工资收入高低的因素,文化程度越高,可获得高收入的机会越大。(3)老年照料对农村已婚女性非农就业的距离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进行老年照料对其有显著性的影响,仅在0.1水平上显著。进行老年照料的时候,农村已婚女距离工作地的距离就越远,很可能是老年照料激励其参与非农就业,且距离已经不成为其主要的考虑因素。同样的,在丈夫的工资和文化程度上对非农就业距离产生影响,一定情况下影响农村已婚女性到工作地的远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