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水的深度处理技术而言,应用较为广泛的是膜分离技术,膜分离过程具有物质不发生相变、分离系数较大、在室温操作,节能高效的特点,是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能源、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的重要高新技术。但是膜污染始终是困扰当前膜法水处理技术的具有普遍性的工程难题之一。针对于此,本文做了如下研究工作:对超滤膜的污染机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为了有效控制预防反渗透膜污染,通过对常规反渗透预处理工艺和超滤及超滤组合预处理工艺的对比分析,得出了反渗透膜处理地表水的最佳预处理工艺;膜清洗是始终不可避免的难题,通过试验对超滤膜和反渗透膜提出了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的最佳方式。实验表明:(1)用截留分子量1万的国产膜进行不同水质的直接超滤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浊度和腐殖酸两种物质,膜表面沉积和膜孔污染同时存在,但腐殖酸污染要比浊度污染严重的多,是造成膜污染的主要物质,当浊度与腐殖酸共存时,腐殖酸对膜的污染被减弱。(2)在对比不同的防止反渗透膜污染的三种预处理工艺中,采用混凝和超滤连用工艺处理微污染地表水效果最好,完全可以达到反渗透膜的进水要求。(3)超滤膜处理微污染地表水时,水中的有机物(包括微生物、细菌等)和无机盐是形成膜垢的重要因素,试验发现形成的膜垢是有机物和无机盐相互覆盖物。(4)超滤膜对地表水直接进行过滤后,研究了反冲洗对膜污染的控制作用。超滤透水速率随时间延长而下降,其临界时间为40min,本实验体系最佳反冲工艺参数为每超滤40min就用0.8MPa的压力反冲60s,这样超滤膜透水速率恢复60%左右,需要进一步化学清洗。(5)通过试验提出了针对超滤膜的复合清洗剂(H2O2+柠檬酸),使得膜污染的清洗更高效,操作简便,减少清洗程序,能使膜污染的恢复率达到97%以上。(6)对于反渗透膜的污染控制,通过投加阻垢剂有效可以减缓膜通量的降低,采用1%稀盐酸(pH=1)和2%三磷酸钠加0.8%EDTA钠盐+0.1%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硫酸水溶液(pH=8)交替对膜进行化学清洗效果更好,能使膜的性能恢复到新膜的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