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斯·艾琳绘画多重场景的共存性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绘画领域也在不断变化着,随着每个人审美需求的不同,艺术家在绘画作品中的呈现也不同,影响这些变化的往往是艺术家的观看视角、观察方式以及打开这个世界的那一把不同的钥匙。在当代众多艺术家之中,挪威艺术家拉斯·艾琳以独特的创作手法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他对于绘画的认识和把握有独特的见解,在继承传统绘画造型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打破具象与抽象绘画的边界感,通过微妙晕染、巧妙衔接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绘画空间上的多重场景在拉斯·艾琳绘画作品中经常出现,并且在画面处理手法上有着自信的表达,在如今的北欧画坛,拉斯·艾琳以极具特色的画风吸引着世界各地艺术爱好者的目光,同时也为挪威当代艺术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是关于挪威当代艺术家拉斯·艾琳的个案研究,主要研究其绘画作品多重场景的共存性,全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从多重场景在拉斯·艾琳生活中的来源以及绘画特色开始说起,一位艺术家绘画作品的成果离不开他所经历过的生活状况,生活态度以及形成的思想高度,这些认识决定着艺术家对艺术表达的深度;第二章重点介绍了多重场景在拉斯·艾琳绘画作品中是如何共存的,主要从主题、主体、画面结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自身经历对他艺术思维的影响,笔者在其绘画作品中寻找他架构起现实生活与多重场景之间的桥梁,以及多重场景共存这一绘画现象的艺术性表达,他非常擅长运用绘画语言游走于多重空间之中,画面层次的叠加,主体深入的刻画,使他绘画作品多重场景共存性表达成为当代绘画语言中戏剧化表达的代表;第三章主要论述了拉斯·艾琳绘画多重场景的存在价值,阐述了他对于主观视角在绘画作品多重场景中作用的认识,以及注入绘画作品中的情绪情感,他的画面经常制造绘画空间的叙事性表达,像电影播放一样,绘画作品与观者在视觉上的对话,给人总是可以留下情感上的共鸣;第四章阐述了拉斯·艾琳绘画多重场景空间处理风格对笔者绘画创作的启发,通过学习借鉴,在笔者创作时,明显体会到多重场景共存性表达在绘画中的重要性,不同场景担任的不同稳定性,是绘画空间艺术化的呈现,对多重场景共存性这一现象在创作过程中的构思、想法和设计才是让人成长的绿色通道。笔者希望寻找到拉斯·艾琳在绘画中的“呐喊”,情感的表达,情绪的宣泄,绘画空间多重场景的神秘的变幻和存在的方式,以及拉斯·艾琳绘画作品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对于笔者来说本文不仅是一篇毕业论文,也是笔者绘画道路上学习的一次总结、一次探索,同时通过本文的研究对其他从事艺术工作者在探索绘画道路上有一些帮助也是笔者莫大的荣幸。
其他文献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Sergei Vassilievitch Rachmaninoff),1873年出生于俄罗斯,是20世纪重要的古典音乐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对俄罗斯的音乐发展有着非常大的贡献。拉赫玛尼诺夫的一生,不仅经历了大饥荒,还曾饱受抑郁症的折磨。由于悲惨的人生经历,拉赫玛尼诺夫的很多钢琴作品都具有浓厚的悲剧色彩。《幻想小品集Op.3》这套作品就具有浓厚的悲剧色彩,但很少
学位
本文以儒家的和谐理念为切入点,对《大学》中的八条目的关系进行探究,得到如下结论 :一、强调自我内部关系的和谐。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均为物我感应环节中的一环,原发之情是将其连接起来的纽带,修身是使得原发之情真切体现的有效手段,贯穿始终促进内部的互动与和谐共生。二、强调个体与外界关系的和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则是一个从小到大从细微到整体层层递进前后贯通的体系,修身是其出发点。整个过程即为个体
期刊
莫扎特一生创作了大量杰出的音乐作品,其在歌剧方面的创作才华,为歌剧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蒂托的仁慈》是莫扎特创作生涯的最后一部歌剧作品,充分展示了他成熟的创作技术。本文聚焦于剧中女主角维泰利亚仅有的两首咏叹调《啊,如果你愿使我愉快》《不再用花朵》的演唱重难点及其训练方法探究。剧中维泰利亚的情感非常复杂,从阴险霸道到善良正义,莫扎特通过音乐将这种极致反差描绘得淋漓尽致,令人深陷其中。两首咏叹调旋律线
学位
20世纪的法国诞生了不少闻名于世的音乐家,其中作曲家弗朗西斯·普朗克尤其让世人钟爱,抒情浪漫的自由天性不仅在其自身性格中有所表现,也在其创作的作品中自然地流露了出来。他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保守者”,而是一位集多种音乐风格于一身的“自由者”。简约与叛逆,柔情与浪漫,真实与随性,都能很好地与其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相对应。那么,普朗克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中呈现了什么样的音乐风格?演唱者又如何在演唱中对其进行准
学位
润腔是我国传统民族音乐中的重要技法,是艺术家们在演奏或者演唱我国传统民族艺术作品时对作品进行恰当的修饰和润色,使得音乐作品不仅仅局限于既有的谱面从而成为更加灵动精巧、情感表现丰富、匠心独具别有风味特色、意味悠远的艺术作品,是我国传统民族音乐艺术彰显其独特艺术风格魅力的重要表现手段。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研究也愈来愈重视。古诗词是我国悠悠上千年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学位
心智技能是教育心理学领域中的重要概念和方法论。当前,我们国家有关心智技能的观点多来自于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的“智力活动按阶段形成理论”,在此基础上,中国杰出的实验心理学家冯忠良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方法及心理分析,对加里培林有关心智技能的五个发展阶段归纳总结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三个重要阶段。通过前人的研究基础,本文认为心智技能是相较于实际动作而言更侧重于人的内心的一种认知方式,它的作用是以
学位
从舞蹈影像记录再到舞蹈影像创作的经年累月,无论是旧时代的中国大型歌舞剧影像记录,还是当今的全球舞蹈影像觉醒,它的发展无不是新媒体技术的推动。其美国实验电影先锋人玛雅·德伦(Maya Deren)“为镜头编舞”的舞蹈影像创作方法深入人心,她把舞蹈、诗歌和电影背景相结合,用她诗人般的情怀弥补电影专业知识中的不足。通过她对多样艺术形式的融合,从而促使她探索舞蹈的潜力,并对舞蹈影像中舞蹈动作进行运动、空间
学位
周深改编演唱版《达尼亚》是当代国内较受欢迎的跨界演唱作品。其将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不同风格的音乐巧妙融合,再由不同风格的演唱进行诠释,独具特色,为国内跨界音乐的发展作出贡献,值得深入探究。本文采取理论分析研究与具体作品的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探索了不同演唱风格在同一作品中的运用。选取研究现状近乎为零的歌曲《达尼亚》作为实例分析,从宏观角度分析了跨界演唱现象,归纳了部分跨界演唱现状,也从微观角度结合《达
学位
文章以《西北情韵组画》创作作为研究对象,探寻西北情韵题材绘画的创作思路和情感表达,论文主要从以下五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绪论通过分析创作缘起、自身深刻体悟,阐明创作缘由和研究方法;第二,论述西北写生之行的见闻感受,通过西北地域特殊的地理环境和醇厚的文化特质,寻找自然、人文与感受的契合点,为笔墨表达及其语言寻找奠定前提基础;第三,分三节论述《西北情韵组画》的创作探索,通过主题元素的萃取,从不同主题、
学位
元代燕南芝庵的《唱论》是我国古代关于歌唱艺术的一部较为全面的理论著作。对中国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同时也对中国传统戏曲和声乐理论及实践具有重要影响。作为我国传统声乐研究的基石,对我国传统唱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被誉为是历代“演唱方法论”开端的《唱论》,无论是在文学界、戏曲界还是声乐界都有较高的历史地位,为我国传统声乐研究和现代教学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当代民族声乐学习中所要求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