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中国东方蜜蜂(Apis cerana)分布范围内,除西藏外共采集了 156个样点,覆盖21个省、市、自治区,对中国境内的东方蜜蜂进行全面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探讨中国东方蜜蜂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多样性的地理分布格局。利用33个形态标记和36个微卫星标记,进行中国东方蜜蜂遗传分化研究。对分化的各类群东方蜜蜂形态特征、微卫星遗传结构和线粒体遗传结构进行分析。本论文研究结果可以为中国东方蜜蜂遗传资源保护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东方蜜蜂(Apis cerana)分布范围内,除西藏外共采集了 156个样点,覆盖21个省、市、自治区,对中国境内的东方蜜蜂进行全面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探讨中国东方蜜蜂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多样性的地理分布格局。利用33个形态标记和36个微卫星标记,进行中国东方蜜蜂遗传分化研究。对分化的各类群东方蜜蜂形态特征、微卫星遗传结构和线粒体遗传结构进行分析。本论文研究结果可以为中国东方蜜蜂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为东方蜜蜂种群遗传学的发展做出贡献。(1)全面了解和掌握线粒体单倍型的数量、比例、分布是研究中国东方蜜蜂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系统发育和起源进化的基础。在前人发现4种单倍型的基础上,从7910群蜜蜂中各取一只样本检测,新发现317种线粒体tRNAleu~COⅡ片段的单倍型。中国东方蜜蜂线粒体tRNAleu~COⅡ片段检测到的高频率单倍型集中在少数几种单倍型上。最主要单倍型只有一种,占总数的44.62%,超过总数1%的单倍型有12种,只检测到一次的单倍型有98种。(2)明确了中国东方蜜蜂3个线粒体多样性评价指标和6个微卫星多样性评价指标的范围,为评价东方蜜蜂遗传多样性水平提供依据。单倍型多样度为0~0.9、平均核苷酸差异数为0~2.5、核苷酸多样度为0~0.006、观察杂合度为0.4560~0.2459、期望杂合度为0.2418~0.485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4877~3.1786、多态信息含量为0.1994~0.4558之间、香农指数为0.3881~1.0983、基因丰富度为1.9414~4.7967。大部分中国东方蜜蜂样点,线粒体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和核苷酸多样度处于中等水平,单倍型多样度、观察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多态信息含量、香农指数、基因丰富度处于较高水平。中国东方蜜蜂遗传多样性水平与分布和种群大小有关。中国东方蜜蜂分布边缘和小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在分布区中心或种群较大的地区,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3)本研究首次同时使用形态标记和分子标记对中国东方蜜蜂进行深入系统的遗传分化研究。利用形态标记的2种分析方法和微卫星标记的4种分析方法,综合判断中国东方蜜蜂已分化为12个类群。分别是长白类群、海南类群、台湾类群、南方类群、滇南类群、川滇类群、川贵类群、西北类群、北方类群、阿坝类群、巴塘类群、九龙类群。台湾类群、西北类群以及西南地区的川滇类群、川贵类群、巴塘类群和九龙类群等6个类群是首次发现。台湾类群与大陆的基因流阻断时间长,与其它类群遗传距离最远。西南地区由于雪山和高山草甸等无蜂区的隔离作用,在较小的范-围内,产生了许多遗传距离较大的类群。长白类群、阿坝类群、南方类群、北方类群与前人研究的地理分布范围存在差异。长白类群由于分布范围缩小,只局限于吉林和辽宁境内的长白山脉。对阿坝类群、南方类群、北方类群划分更精准,比前人的范围小。海南类群、滇南类群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
其他文献
干旱严重影响梨树生长发育及梨果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更好地理解梨树耐旱机理,给培育耐旱梨树品种提供相关试验依据,本文以耐旱性较强的‘黄冠’梨(‘Huangguan’,HG,Pyrus bretschneideri ×P.pyrifolia)和耐旱性较弱的‘黄金’梨(‘Whangkeumbae’,HK,P.pyrifolia‘Niitaka’× P.pyrifolia‘Nijisseiki’)为研究材料
背景:脑卒中是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卒中后失语(Post stroke aphasia,PSA)是卒中常见后遗症,约30-40%卒中患者伴随失语,PSA患者社会职能丧失、康复效率低下,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针刺、语言康复训练治疗可有效改善PSA患者语言功能,本团队前期已证实“益髓醒神”针康方案疗效确切,然而其机制仍不明确。语言是人类特
鸭绿江盆地是一个典型的多旋回叠合型盆地,可能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鸭绿江盆地长白坳陷勘探程度低、地震品质极差,对地质方面的研究甚少,本文在统计收集盆地现有资料及文献、采集分析各类样品、综合应用各项成果的基础上,以叠合盆地油气勘探理论为指导,建立适合此类盆地的综合地球物理反演方法。根据综合地球物理反演剖面特征及平面分布特征,对盆地的构造、沉积岩、火成岩展布特征、充填机制、含油气地质条件和油气有利区预
湖泊沉积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工业活动、农业活动等产生的污染物质汇集的场所,又会在物理、化学等条件发生变化时向水体释放污染物,成为水体污染的重要来源。因此,湖泊沉积物的环境质量评价成为环境科学家关注的重要问题。近些年来实施的全国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采用统一的采样和分析方法,对我国经济发达和人口密集地区的主要淡水湖泊进行了系统的湖泊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为从全国和区域尺度对
研究背景与目的随着人们对于中药认识的不断深入,“配伍禁忌”问题受到极大地重视与关注。配伍禁忌是指一般情况下不宜相互配合使用的药物,传统中药的配伍禁忌主要包括“十八反”、“十九畏”。“十八反”是沿袭数千年的用药禁忌,其中乌头与半夏是“十八反”中禁止配伍使用的典型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在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及附子项下均指出不宜与半夏同用。“十八反”虽为历代大部分医家认可和遵循
工矿企业排放含大量重金属的废水和周边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是当今水、土治理工作的重点,其核心问题是针对被污染的水、土特点,研发高效、廉价、稳定、低能耗、环境友好的水土修复技术,并予以推广和应用。本论文的研究在地球化学工程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微生物修复理论,在实验室建立了细菌工作站,利用霞湾地区采集的土壤、沉积物和水样筛选、富集培养了硫酸盐还原菌(SRB)作为目标菌种,筛选了细菌包埋技术的生物载体,开展了微
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作为糖尿病最常见且危害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逐年升高,为社会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长期以来,现代医学在延缓疾病进展方面一直缺乏突破,中医学对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入,在疾病的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肾络微型癥瘕”是对糖尿病肾脏病中医微观病机的经典诠释,基于此理论的“消癥散结方”干预DKD在
医学病变组织的影像筛查是公认的临床诊断的金标准,其精度和速度是未来实现精准医疗的关键所在。然而,医学影像往往分辨率较高,包含丰富的组织结构信息和细胞形态信息,且病变具备高度异质性,导致单张图像的诊断时间较长,而专业医生的稀缺进一步影响了患者的就医效率。随着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在自然图像处理中取得瞩目的成绩,基于迁移学习的病变图像智能分析方兴未艾。本文聚焦于医学影像中极具挑战的宫颈病理组织学图像的智能分
利用毫米波、声波等无线信号对人体运动进行非接触式感知是近年来新兴的前沿研究热点。目前,人体运动感知通常关注身体躯干、四肢等幅度较大的运动,但人体还存在如手指、胸腔起伏等局部微运动,对其进行非接触式感知将革新人机交互、健康监测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围绕人体微运动非接触式感知主要面临的三个重要挑战:相似微运动的区分感知、跨个体微运动的通用感知、微运动表征信息的深度感知展开研究
1.研究目的(1)以蒙、中医刺络放血法为例,通过文献整理对两个医学的基础做出判断;试图证明两种疗法在医学哲学思想和辨证论治方法的异同,揭示两者中的差异,以及在不同的文化、历史、地理、社会条件下蒙医刺络放血法的发展演变过程与形成特色疗法的影响。(2)厘清蒙、中医刺络放血法概念内涵的差异性。根据比较中、蒙医刺络放血法之间的差异,重新认识两者诊治疾病辨证方法,进一步寻找其中精华,相互借鉴,提高中、蒙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