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创文化节目是一种把中华文化元素与现代电视节目形态有机结合,利用电视媒介特性展示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并兼具娱乐性的电视节目形态。本论文研究2013-2015年中国原创文化节目对传统文化的建构,全文主要分三章。第一章指出:原创文化节目在2013-2015年的复兴与发展并非偶然,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文化政策、产业、媒介等众多因素共同催生了这类节目的勃兴。论文第二章指出:原创文化节目通过不同类型的符号化语言表征和建构传统文化。主要利用传统化语言、符号化语言和视听化语言表征传统文化。传统化语言对传统文化的表征主要通过节目中传统文化的言说主体来完成。评委和选手作为言说主体对传统文化的表征主要包括表层内容和深层内涵两个方面,并且在节目中具有话语优势地位的评委,控制和规范着传统文化的言说和阐释。符号化语言对于传统文化的建构较之传统化语言更加潜移默化,也蕴含着更多的意义,需要观众更加积极地解读。节目利用图像符号、标志符号,以及一系列符号化文本,将传统文化包蕴其中。这些符号化语言多以图像、选手的肢体语言和服饰等形式呈现,淡化说教意味,使传统文化更易于被观众接受。视听语言对于传统文化的建构主要依托电视自身的视听媒介优势,将视听形象与传统文化意义相融合。通过视听修辞、视觉隐喻和视听劝说,推进传统文化的视听化生成与传播。论文第三章指出:原创文化节目将传统文化以娱乐性的方式表达,寓教于乐,扩大收视群体,提升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原创文化节目并非枯燥的符号化表征,而是在这一过程中融入奇观、明星、仪式、包装、游戏等娱乐性元素,贴近受众接受心理。节目在传统文化的展示和传播过程中,以呈现奇观刺激观众的视觉消费欲望;依据观众的明星崇拜心理,通过明星的加入提升节目影响力;突出电视媒介仪式性质,以娱乐的形式实现文化传播的目的;丰富节目的视听娱乐化包装,提升观众视听享受水平;寓传统文化于游戏之中,增强节目趣味性。除此而外,论文第三章还说明了戏剧性的营造使原创文化节目给观众带来更深入的娱乐体验。为了吸引更多的收视群体,原创文化节目还积极通过戏剧性的营造来提升节目本身的娱乐性,通过对戏剧冲突、戏剧情境和悬念的营造,增强节目戏剧性,使观众在一种娱乐氛围中体验和学习传统文化。娱乐元素的融入和戏剧性的营造使原创文化节目通过娱乐性带动观众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推动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播。原创文化节目正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符号化建构和娱乐性表达完成对传统文化的媒介建构。通过这种媒介建构,该类节目营造了传统文化接受的舆论氛围,一定程度上引领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