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上皮性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上皮性胃癌组织及各自对照组织中IL-17D基因的表达及组织细胞表面MHCI类链相关蛋白A(MHC class I-related protein A,MICA)的膜性形式(membrane MICA,m MICA)的不同表达,通过检测肿瘤患者及体检健康成人外周血血清中MHC-I链相关蛋白A的可溶性形式(soluble MICA,s MICA)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这四种上皮性肿瘤中IL-17D基因在NK细胞介导的杀伤肿瘤细胞的免疫杀伤通路NKG2D-MICA途径的作用。方法:1收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住院病人术后经病理证实的上皮性卵巢癌组织标本36例、宫颈癌组织标本5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标本48例、上皮性胃癌组织标本28例及各自的对照组(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的正常卵巢、宫颈及子宫内膜组织,距胃癌肿块边缘5cm的胃组织)标本各10例,每个标本留取两份,分别用于q RT-PCR及流式细胞术检测,标本离体0.5h内立即放入液氮中,-80℃保存。2收取四种上皮性肿瘤患者的血清,以体检健康的10例成年人的血清作为对照,所有入组成员均于清晨空腹采取外周血,用无抗凝管采集外周血2m L,血液标本2h内离心收集血清,-80℃保存,用于ELISA法检测。3采用q RT-PCR法检测四种上皮性肿瘤组织及对照组织中IL-17D基因在RNA水平的表达量;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四种上皮性肿瘤组织及对照组织中MICA的膜性形式(membrane MICA,m MICA)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四种上皮性肿瘤患者及健康成年人血清中MICA的可溶性形式(soluble MICA,s MICA)的表达水平。应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实验数据,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果:1 q RT-PCR结果显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IL-17D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约是正常卵巢组织的32倍;宫颈癌组织中IL-17D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约是正常宫颈组织的7倍;子宫内膜癌组织中IL-17D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约是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7倍;上皮性胃癌组织中IL-17D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约是癌旁组织的64倍,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流式细胞术结果(?X±s)显示:上皮性卵巢癌肿瘤细胞表面m MICA的表达量(223.68±3.06)高于正常卵巢组织(11.63±1.95);宫颈癌肿瘤细胞表面m MICA的表达量(258.97±3.40)高于正常宫颈组织(10.26±1.67);子宫内膜癌肿瘤细胞表面m MICA的表达量(278.40±3.43)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3.41±1.84);上皮性胃癌肿瘤细胞表面m MICA的表达量(347.76±3.46)高于癌旁组织(69.42±1.87),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 ELISA结果((?X±s)ng/m L)显示: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中s MICA的水平(52.13±2.63)高于对照组(39.26±1.37)(P<0.05);宫颈癌患者血清中s MICA的水平(40.17±3.19)与对照组(39.26±1.37)相比,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s MICA的水平(40.60±2.65)与对照组(39.26±1.37)相比,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皮性胃癌患者血清中s MICA的水平(63.28±2.44)明显高于对照组(39.26±1.37)(P<0.05)。4 IL-17D基因、m MICA、s MICA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4.1 36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中,淋巴结阳性患者19例,淋巴结阴性患者17例,两组相比IL-17D基因、m MICA及s MICA的表达量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2Ⅰ~Ⅱ期患者15例,Ⅲ~Ⅳ期患者21例,两组相比IL-17D基因、m MICA及s MICA的表达量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3高、中分化患者11例,低分化患者25例,两组相比IL-17D基因、m MICA及s MICA的表达量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4子宫内膜样癌患者9例,浆液性癌患者8例,粘液性癌患者6例,低分化腺癌患者13例,各组IL-17D基因、m MICA及s MICA的表达量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 IL-17D基因、m MICA、s MICA在宫颈癌中的表达5.1 50例宫颈癌患者中,Ⅰ期患者30例,Ⅱ期患者20例,两组相比IL-17D基因、m MICA及s MICA的表达量差别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2高、中分化患者21例,低分化患者29例,两组相比IL-17D基因、m MICA的表达量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 MICA的表达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5.3鳞状细胞癌患者32例,腺癌患者10例,其他类型癌患者共8例,各组IL-17D基因、m MICA及s MICA的表达量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 IL-17D基因、m MICA、s MIC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6.1 4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Ⅰ~Ⅱ期患者45例,Ⅲ~Ⅳ期患者3例,两组相比IL-17D基因、m MICA及s MICA的表达量差别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2高、中分化患者21例,低分化患者27例,两组相比IL-17D基因、m MICA的表达量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 MICA的表达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6.3腺癌患者40例,其他类型癌患者共8例,两组IL-17D基因、m MICA及s MICA的表达量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 IL-17D基因、m MICA、s MICA在上皮性胃癌中的表达7.1 28例上皮性胃癌患者中,淋巴结阳性患者12例,淋巴结阴性患者16例,两组相比IL-17D基因、m MICA及s MICA的表达量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2Ⅰ~Ⅱ期患者8例,Ⅲ~Ⅳ期患者20例,两组相比IL-17D基因、m MICA及s MICA的表达量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3高、中分化患者13例,低分化患者15例,两组相比IL-17D基因、m MICA及s MICA的表达量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4鳞癌患者4例,腺癌患者24例,两组相比IL-17D基因、m MICA及s MICA的表达量差别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种上皮性肿瘤组织中IL-17D基因均高于对照组,提示IL-17D基因可能促进这四种上皮性肿瘤的形成。在上皮性卵巢癌、胃癌组中,IL-17D基因、肿瘤细胞表面m MICA及患者血清中s MICA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与组织学类型无关,且分期越高、组织分化越差、淋巴结阳性的患者,即肿瘤恶性程度越高的患者其肿瘤组织中IL-17D基因表达水平越高、血清中s MICA表达水平越高,肿瘤细胞表面m MICA表达水平越低。提示IL-17D在上皮性卵巢癌、胃癌中的促肿瘤进展机制可能与s MICA的上调和m MICA的下调有关,从而导致NK细胞介导的免疫杀伤通路NKG2D-MICA途径减弱,推测IL-17D可能参与这两种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目前本实验结果不能提示这一机制也参与了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的免疫逃逸,至于其中的复杂机制,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