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玫瑰(Rosa rugosa Thunb)属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原产于我国北部,目前全国各地均有种植,是重要观赏植物之一。长期以来,人们主要依据形态特征对玫瑰进行分类。山东省平阴地区玫瑰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被国内外专家确定为“中国传统玫瑰的代表”。该地区玫瑰品种来源广泛,经历了长期的自然选择,种类繁多,加上频繁的种内杂交,使其种质资源复杂多样,传统方法已很难满足玫瑰分类鉴定和新品种的选育工作。目前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手段研究栽培玫瑰亲缘演化关系,探讨玫瑰品种间亲缘系统发育关系报道很少,本实验就是利用RAPD 技术探讨部分栽培玫瑰品种内的亲缘关系,了解玫瑰种内遗传变异的大小,加深对玫瑰进化和分类的认识,有利于育种工作者了解玫瑰种质资源的全貌,开拓育种取材的思路,从而正确的选择利用资源材料。本文利用RAPD-PCR 技术,UPGMA 聚类分析方法,从基因组DNA 扩增多态性的角度,研究平阴地区全部玫瑰栽培品种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以期为该地区的玫瑰品种的鉴定和选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主要研究内容有: 1. 选取了45 个玫瑰栽培品种,利用RAPD 技术探讨了玫瑰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从155 个引物中筛选出21 个重复性好,多态性高的引物。对所有供试材料进行扩增,共获得223 条DNA 谱带,其中197 条(88.3%)表现多态性,揭示了玫瑰栽培品种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通过UPGMA 方法进行聚类分析,以遗传距离0.18 为阈值,可将45 份材料分为3 个类群:Ⅰ类群包括平阴地区传统玫瑰品种,Ⅱ类群以黄刺玫为代表,Ⅲ类群包括来自不同地方的玫瑰品种。Ⅲ类群中,1 号紫枝和21 号洋玫瑰都是平阴传统品种和来源不同的外地玫瑰杂交的品种,说明品种的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有直接的关系。这种分子鉴定方法与形态学分类基本吻合,为快速准确分析玫瑰遗传资源多样性提供了有效方法和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