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孤养加慢性应激建立大鼠抑郁模型,探讨四逆散和逍遥散对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及其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9组: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盐酸氟西汀组(C组),四逆散低、中、高剂量组(D1~D3组),逍遥散低、中、高剂量组(E1~E3组)。除A组外,对其余各组大鼠进行56天的孤养加慢性应激刺激。第29天,除A组和B组外,对其余各组进行灌胃治疗。第0天、第28天、第56天对各组大鼠进行行为学测试,且每周固定时间测量一次体重。灌胃四周后,测定大鼠血浆中CORT、ACTH、CRH的含量变化和下丘脑、海马中神经递质5-HT、DA和NE的含量变化,计算海马BDNF、TrKB神经元面密度值的变化。结果:造模28天后,A组大鼠体重、行为学指标明显高于其余各组。灌胃治疗后,除A、B组外,各组大鼠的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对于CORT、ACTH和CRH的含量,B组的含量最高,A最低;而5-HT、DA和NE的含量,B组最低,A组最高;B组大鼠海马BDNF、 TrKB阳性神经元面密度值也明显低于其余各组,经过28天的灌胃治疗后,各组大鼠以上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四逆散和逍遥散可以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而改善CORT、ACTH、CRH、5-HT、NE和DA的含量,增加海马中BDNF和TrKB的表达而达到抗抑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