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社会化创业教育在轻刑犯教育矫治中的应用——以T教育矫治所为例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ight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在押服刑人员当中,轻刑犯占据了相当一部分比例,且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轻刑犯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所服刑时间短,取得奖励减刑可能小。缺乏激励和牵制他们的有效手段,导致这类罪犯在改造中更易出现各类问题和隐患。同时,相比于重刑犯,轻刑犯的主观恶性较轻,重新回归社会愿望较为强烈,服刑期间的教育引导对于他们刑满释放后再次回归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再社会化程度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另外,轻刑犯回归社会后寻找新的就业机会,解决自身生存问题,是他们的首要需求。针对于这种情况,提升专项能力素质,学习经营管理知识,获取最新商业信息和创业案例将产生较为明显的再社会化教育矫治效果。提高就业、创业的成功率,降低因失业和生活没有保障引发的再次违法犯罪案件,也是公安和司法单位一直以来追求的最终目标。在北京地区,T教育矫治所是集中收押遣送轻短刑犯的管理单位,在北京地区整体监管场所收押轻短刑犯领域占有绝对份额和相当比重,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本文通过对T教育矫治所积极引入的创业教育项目的应用现状和效果进行评估,结合轻刑犯在所期间教育矫治当中发现问题与存在不足展开对比研究。在对传统监所管理教育轻刑犯模式和针对轻刑犯自身特点与需求全面调查了解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T教育矫治所引入创业教育在轻刑犯教育矫治中的应用,包括方案设计的过程,矫治机构、矫治内容及实施体系,在组织层面及项目应用前后轻刑犯的考核结果对比等过程进行深入、细致、具体的论述。总结提炼出通过引入创业教育项目,在考核指标体系、服刑人员综合素质、民警队伍建设、再社会化教育效能四个维度对轻刑犯教育矫治方面取得的成果。为轻刑犯再社会化教育矫治和我国司法体制改革后的监所管理模式创新提供了成功实例。
其他文献
摘 要:大学寝室文化是一些文化层次相当但性格迥异的大学生在相互适应与冲突中所形成的文化。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础是客观的宿舍环境,核心是舍友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如果寝室中的人际关系不良,那么建设和谐的寝室文化就无从谈起,文章旨在从小组工作视角出发,探索建设大学和谐寝室文化的方式及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寝室文化;小组工作  寝室文化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础是客观的宿舍
由全国政协书画室、中国文联、中国美协、重庆市政协、重庆市人民政府驻京办、晏济元工作室、尧顺阁(北京)文化艺术公司共同举办的《晏济元诞辰110周年书画作品展暨晏济元书画艺术研讨会》于2012年5月27日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展览展出了晏济元先生77岁至99岁最鼎盛时期的代表作品40幅,其中包括山水、花鸟、人物、书法等作品,笔墨涉及工笔、重彩、写意、泼墨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全国政协
1月14日至15日,冷水江市戴家湾煤矿、资江煤矿、土朱煤矿、一平硐煤矿和塘冲煤矿等先后受到上级煤监部门和应急管理部门督查检查,安全管理工作特别是标准化动态管理得到充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