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中国于2004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进行了12年。2006年,文化部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国家批准在成都举办每两年一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2011年,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不管是从立法速度上,还是从国际学术交流方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取得的成就都是有目共睹的。十年的时间,政府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立了国家、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确定1986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成为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最多的国家,这是很了不起的成绩。在各级政府热衷申报的背后,同样存在很多问题。在四级名录体系中,国家级的项目引起广泛的关注,市、县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生存现状较为严峻,快速的城镇化进程让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远离了自己所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很多名录都已经名存实亡。另一个问题,很多地方政府重申报、轻保护,然而现在的名录公布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第一步,应该更明确地了解每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否活态,对每一个项目进行风险评级,进行更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险管理,即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预见风险进行可控化分析,可能结果依然不能阻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但是它能够尽量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管理学是一个关于系统的科学,尽管它会充分考虑外部环境的变化以适应自己的战略调整,但是更倾向于如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部产生活力,使之活态传承,所以将风险管理的重点放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个工作的9个流程上面。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二条里面写道“保护”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初衷是为了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尊重那些少数人的文化,给予它们平等享有和展现文化的权利,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都有重要意义,也是面对全球化问题的重大举措。目前来说,大多数人享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保护较好,少数人享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依然存在受众较少、关注不够的问题。自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引入中国以来,学术界有着相当高的热情,每年的论文发表都有着上千篇,但大部分的研究还是仅限于某一个地域内的单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研究,或历史溯源、或文化意象、或开发现状,真正对于理论的研究甚少。专家学者的研究也更多是在工作中总结出的实践方法,与之系统的论著尚未出现,仅有相关书籍涉及。本文试图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的缘起探讨所产生的背景,分析在国内的发展现状,同时追溯在这一概念所产生前国际社会所作出的努力,尽可能在学理上理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去与现在。研究方法以文献研究为主。文章第一部分采用历史研究法解释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产生和由来,并通过现有文献资料分析国内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第二部分,将会对比研究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借鉴文化遗产的风险管理分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险性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构建其风险维度。第三部分,以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方法总结和理论结合具体案例说明如何更好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风险管理。第四部分,明确传承人在风险管理中的核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