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骚》气往轹古、惊采绝艳,因《楚辞》一书纂辑过程、篇目内容的特殊性,历代学者对《楚辞》内涵与外延的界定多有不同,但在研读《楚辞》时,往往聚焦于屈原及其作品,并将《离骚》作为研读重点与中心。从研究史来看,乾嘉时期又是《离骚》研究历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阶段。清代经学大盛,乾嘉时期《楚辞》注家常将屈原圣贤化、屈原作品经义化,将《离骚》与八股时文、儒家经典结合,力图将《楚辞》纳入儒家文化体系,呈现出以时文解骚、以经解骚等特点。在艺术上,乾嘉时期学者重视发掘《离骚》的文学特质、审美内涵,从文学本身对《离骚》系统观照和独立聚焦,由剖析结构、寻绎文理、探寻脉络进而阐释大义,并深入至《离骚》字法、句法等细部批评,探寻《离骚》本真。乾嘉时期严谨、朴实的学风延伸到楚辞学领域,继承汉学传统的学者将治经的方法运用于《离骚》的注释与研究,在诠释故训、究索名物、推究古音方面研究成绩卓著,并在方法、视阈等方面基本形塑和奠定了后代《离骚》研究的格局与范式。在乾嘉时期众多《楚辞》著作中,胡濬源《楚辞新注求确》提出“求楚辞于注家不若求之于史传,求之于史传不若求之于本辞为确也”的治骚门径。《楚辞》文句疑难言人人殊,在旧注、史籍、文本三者中,胡濬源属意文本,发微探隐,认为求之于旧注、史籍均不及求之于文本最为确切,将审视考察《楚辞》文本作为治骚的基础,注重通过原典文献抉发屈子微意。《楚辞新注求确》解读《离骚》重视行文呼应,结合屈子之志与时代背景探求其情怀,以屈子之特定情怀阐发其义理文脉、艺术特点。龚景瀚《离骚笺》既重视《楚辞》文本、疏通《离骚》脉络,亦在字词训诂上驳旧立新,显示了良好的治学风范。在阐释、疏解《楚辞》的过程中,龚氏接续清初李光地、刘献廷之论,立足忠孝、以《诗》解《骚》,体现了清代移孝作忠、旌表节义之风对乾嘉士人及其时《楚辞》研究的影响。龚景瀚作为乾嘉时期颇有声名的学者,其《离骚笺》总体平和稳妥,旨在疏通文脉大义、于训诂考证方面亦多有疏补,虽有缺失之处,但力求屈原本真。戴震《屈原赋注》在注疏《离骚》时,融入了传统训诂学的原则方法,又结合了乾嘉时期考据学、音韵学的成果,在《离骚》的字词注释、音义分析方面呈现出鲜明的特点。戴震于朴学兴盛之时,结合其时古音研究成果治骚,综合运用甄采注家、参引典籍、以骚解骚等研究方法,多重维度考究《离骚》文本,从而使得《屈原赋注》抒发屈赋情志而能立言造旨,发幽阐微而又创获新解。胡濬源《楚辞新注求确》、龚景瀚《离骚笺》、戴震《屈原赋注》等《离骚》研究要籍作为乾嘉时期《离骚》研究著述的代表,既渊承、绍继前代成果,又在当时考据求实学风的影响下推陈出新,从而使这一时期《离骚》研究达到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高度。以上乾嘉时期《离骚》研究要籍中所展现出的严谨笃实之为学风尚、精研文献之深厚功力、广阔多元之研究视阈、求新求异之研究精神,不惟沾溉时人、亦为后代学者之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