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絮凝剂混菌发酵条件优化及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uan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逐渐重视,开发安全无毒、絮凝活性高、无二次污染的生物絮凝剂,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保护都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在絮凝剂广泛应用的今天,尽快实现生物絮凝剂的工业化生产是当今絮凝剂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目前对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大多停留在菌株的筛选、培养基选择、絮凝机理等方面,对絮凝剂的发酵生产的研究甚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生物絮凝剂的生产和应用。因此,有必要对生物絮凝剂发酵条件和发酵方式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实现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本实验以菌体生长量、絮凝剂产量、絮凝率和残糖等为指标,考察摇瓶发酵絮凝剂时种子液培养时间、菌液发酵时间、发酵温度、pH和溶解氧,寻求最佳发酵环境条件并提出pH和溶解氧的控制方法,从而确定发酵过程前期菌体生长及中、后期絮凝剂产生所必须的最适发酵条件。在优化发酵条件的基础上,研究分批补料的方法,使高产菌株在最佳发酵过程中充分表现其高产性能。最后,对絮凝剂产生菌发酵动力学进行研究,将复杂的发酵过程以数学公式简洁定量的表达出来,易于更深刻地了解微生物复杂代谢的本质,为微生物发酵过程在线控制提供重要参数。结果表明,混合发酵条件下,菌株F2和F6的混菌(简称F+)产絮能力可保持高效和稳定,其最佳发酵条件为:种子液种龄18h,培养基初始pH值7.5、培养温度32℃、摇床转速150r/min,装瓶量250ml(500ml三角瓶),发酵时间24h,最佳絮凝率可达为97.6%。发酵过程中pH呈现先上升,再下降,最后稍有上升的趋势。溶解氧在发酵后出现明显下降,且一直保持很低的水平。分析了其变化的原因,并提出了pH和溶解氧的调控策略。确定了碳源补料的最佳参数:初始葡萄糖浓度为10g/L,补料种类为葡萄糖,最佳补料时间为发酵15h时,补料浓度为0.1%(即:每100mL发酵液中补加0.1g葡萄糖),补料方式一次性投加。系统中不缺乏氮源,氮源无需补料。对比了分批发酵和分批补料发酵两种发酵方式。经过补料,发酵24h后,生物量、絮凝剂产量、糖利用率、絮凝剂得率均有一定程度增加,补料效果明显。研究了生物絮凝剂的分批发酵过程。基于分批发酵实验数据,建立了生物絮凝剂分批发酵的菌体生长动力学方程、产物生成动力学方程和底物消耗动力学方程,采用Origin数值应用软件对构建的发酵动力学模型进行非线性拟合,并得到了较为理想的拟合结果。动力学参数表明,发酵过程中,菌体的生长速率和絮凝剂的产生速率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菌体的比生长速率逐渐降低,产物的比合成速率先增加后降低。菌体对底物的得率在发酵过程的前期要大于发酵过程的后期,絮凝剂对底物的得率在发酵的后期要大于前期。前期增加底物的浓度有助于菌体的生长,而后期增加底物的浓度,可以提高产物的产量,有助于产物的合成。
其他文献
本文以博客广告为研究对象,从生态学的角度系统考察和研究博客广告的生态特征以及发展战略。研究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博客广告各要素的结构、功能、关系以及博客广告与外部环
<正>一、盆以小巧通透好,土以疏松沙壤佳长寿花以种植在通透性较好的土陶盆中为最佳,因置室内不美观,可外套塑料盆或瓷盆,亦可直接种在小巧的紫砂盆或塑料盆中。种植时在盆底
目的:建立Taqman探针法支原体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检测人、动物中相关支原体及细胞培养物中常见支原体。方法:利用支原体通用引物GPO3及MGSO从支原体基因组DNA中扩增出288bp
探讨了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组织管理机制、技术机制、学习交流机制以及激励机制.
高压直流输电的成为近年来的趋势,这对直流输电继电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针对目前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广泛使用的SIEMENS和ABB高压直流线路行波保护方案进行了理论判据的
在如今寸土寸金的现代化城市中,立体车库的想法极大节约了土地使用,同时也缓解了拥挤的交通情况。考虑到立体车库节省下来的土地费用及其给酒店和其他行业带来的存车量的增长
全球化最初出现于经济领域,其前提是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其实质是现代性的广泛展开,其结果造成了资本主义的扩张。这种属性反映在文化领域,则表现为源于西方以理性主义和科学
情态动词CAN在英语语言学文章中频繁出现。关联理论侧重于研究认知与交流。本文旨在从关联理论角度研究英语语言学文章中的情态动词CAN,尝试从认知语用方面解释CAN的产出过程
21世纪是一个知识化、信息化的时代,社会的日新月异的变化要求人们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未来的文盲不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自主学习是当今教育学、心理学
为了促进初中数学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提高初中数学教师高效课堂的实施水平,凸显初中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