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武术不仅技法丰富、功能多样,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尤其对培育青少年民族精神,提高爱国意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当今西方体育文化盛行,民族文化渐行渐远以及中小学武术教育的开展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效果的状况,中小学作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场所,理应承载武术文化在青少年一代中的教育,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探寻京津冀地区“武术进校园”的路径选择。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及PEST分析法等对“武术进校园”的现实境遇进行多角度分析,对京津冀现行的武术开展路径进行案例分析与特色描述,并从政策、经济、社会和武术教学技术方面剖析影响“武术进校园”开展的因素,进而提出学校武术教育开展路径的选择方案,以期更好的促进“武术进校园”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研究结论如下:1.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武术的发展经历了萌芽、复苏阶段并进入关键时期。当今“武术进校园”的开展普遍存在教学内容匮乏、教学方法单一、缺失有效的教学评价、教学保障体系有待完善等一系列教育体系问题以及精湛武术技艺流失,“武化”人文教育匮乏的问题。2.京津冀现有的“武术进校园”的开展模式有段位制、武术健身操、“一校一拳”以及其他路径。段位制具有标准化、程序化以及术道并重的特色;武术健身操具有简单易学、推广便利的特色;“一校一拳”更具有传统性、系统化,突出地域性的特色;竞技武术与散打具有目的的专一性与专业化特征。3.对京津冀“武术进校园”的影响因素进行PEST分析:政策引导是开展“武术进校园”的风向标;经济支撑是开展“武术进校园”的物质基础;社会支持是开展“武术进校园”的有力保障;技术教学是开展“武术进校园”的关键环节。4.“武术进校园”开展模式的选择中,突出教学特色的“独具特色”的开展路径,充分利用地域武术文化资源的开展路径,以及综合多元路径的优势的多元路径并存是推进它进一步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5.建议京津冀“武术进校园”的开展要寓学于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课程化;传承武术本真,建立文化自信;开拓创新,传统文化与科技相结合,推动信息化;学校、社会、家庭武术教育相结合;构建京津冀武术文化交流平台;提高政策执行力,加强政策落实,期望能够通过以点带面,对全国“武术进校园”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与启发,有利于中华武术文化在青少年一代的传播,培育民族精神,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