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艾炭炮制原理初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jue_wang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针对目前存在的醋艾炭炮制原理不明,药效作用物质基础不明确、质量评价体系不规范、饮片炮制缺乏具体工艺参数等一系列问题,以提升醋艾炭饮片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控性为目标,在传统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艾叶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急性毒性、药理作用的差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解析艾叶炮制的科学内涵,为规范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对醋艾炭炮制工艺进行了优选,对其质量标准进行了规范。方法1.采用UV、TLC及HPLC等分析手段对艾叶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进行定量、定性比较。2.采用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艾叶炮制前后毒性变化,并采用HE染色法观察毒性部位对大鼠脏器的病理损伤程度。3.采用毛细玻管法比较艾叶、醋艾炭的凝血效果,筛选醋艾炭凝血有效部位,同时,从“炒炭存性”角度比较艾叶和醋艾炭的凝血、抗炎止痛作用。4.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颜色、性状等传统外观性状为外在指标,以总黄酮含量为内在指标,以凝血、止血时间为药理活性指标,采用加权综合评分法优选醋艾炭炮制工艺,确定其工艺参数。5.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同时对十批不同产地醋艾炭分别进行水分、浸出物等方面的测定,制定醋艾炭质量标准。6.分析艾叶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同时结合药理学试验初步探讨醋艾炭炮制机理。结果1.艾叶制炭后挥发油、黄酮、鞣质、多糖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挥发油、黄酮类化学成分发生显著变化,不同极性部位TLC图谱显示乙酸乙酯部位、甲醇部位化学成分发生较大变化。2.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醋艾炭急性毒性较艾叶明显降低;挥发油部位对大鼠心脏、肝脏、脾、肺有显著性影响,甲醇部位对大鼠肝脏有显著性影响。3.药效学实验表明,生艾叶95%乙醇提取物、生艾叶总黄酮部位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的抗凝血作用,醋艾炭水提物、醋艾炭70%乙醇提取物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的凝血作用,醋艾炭70%乙醇提取物、醋艾炭总黄酮部位与相应生品比较具有显著的凝血作用。索提丙酮部位、氯仿萃取部位是醋艾炭具有凝血作用的有效部位。醋艾炭95%乙醇提取物、索提甲醇部位抗炎止痛作用稍弱于生品,但与空白组比较仍具有显著差异。4.正交试验确定了醋艾炭炮制工艺技术,取净艾叶适量,揉散,360℃(锅底温度)翻炒16min,喷洒15%米醋翻炒1-2min至散发醋香气,灭尽火星,取出,放凉,即得。5.按干燥品计算,醋艾炭质量标准暂定为总黄酮含量不低于3.5%,水分不得过10%,浸出物不低于18%。6.炮制后挥发油含量降低,化学成分发生变化是醋艾炭毒性降低的主要因素;艾叶制炭后止血有效部位作用更强,抗凝作用减弱,艾叶炭止血作用增强是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结论艾叶制炭后毒性降低,抗凝血作用消失,凝血作用增强,验证了艾叶制炭止血的传统理论,优选了醋艾炭炮制工艺,制定了规范化的饮片质量标准,为醋艾炭饮片的规范化生产提供了依据,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其他文献
六六六即六氯环己烷(hexachlorocyclohexane, HCH)是一种典型的有机氯农药,因其具有高效的杀虫效果曾在农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其具有持久性、半挥发性、生物富集性和高
基于光电图像处理的影像测量仪由于其具有非接触、自动化、可测微小物体、精度高等优点,使其成为装备制造业中质量控制中不可或缺的配套仪器。同时工业界对其性能的也提出了
非器官样型表皮痣,简称表皮痣,又称疣状痣,是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殖形成的一种皮肤错构瘤,表现为局限或泛发的集簇性分布的肤色、棕褐色或者灰褐色的疣状丘疹,皮损可融合
目的 了解新护士感知护士长诚信领导、医院安全氛围对其安全态度的影响,为营造医院护理安全氛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诚信领导量表、医院安全氛围测评量
目的探讨LISS接骨板与传统接骨板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1年1月我科对胫骨近端骨折患者分别进行LISS治疗和传统接骨板治疗的临床资料。所有的病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来临。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信息技术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基础和手段。信息技术的使用加强了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
现阶段,对于有效解决电子商务纠纷问题,我国传统的争议解决模式已不适用,主要是在法律准备、裁判执行力、行政手段参与及纠纷解决成本方面都存在困境。ODR作为ADR在网络空间的拓
目的:通过临床对照观察,探讨针刺拮抗肌配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中风后下肢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疗效,以期得到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本
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社会治安形势日益复杂,各类突发性事件和大型活动越来越多,依靠图像监控等信息化手段,提升警务工作的科技含量,作为我国公安队伍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愈来愈
重叠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在汉语、英语及其他语言中大量存在。本文尝试从语音、词汇、句法和语用四个层面分析汉语和英语中的重叠现象,运用对比语言学理论对汉英重叠现象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