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省漳浦县赵家堡,由赵宋王族之闽冲郡王赵若和的第九、第十世孙赵范、赵义父子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始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及崇祯七年(1634年)扩建而成的民间堡寨式聚落。在明清时期华南沿海地区的防御性堡寨聚落中,赵家堡在规模布局,建筑类型以及历史文化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防御性聚落研究方面不可多得的实例。本论文在查阅史料文献、现场实地调研、详细测绘的基础上,对明清闽南防御性聚落历史、赵家堡的风水选址、建造过程、空间类型、防御性空间体系等进行剖析。首先对论文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包括聚落、防御性聚落、堡寨聚落、空间形态等;介绍了国内外对古村落聚落的相关研究,以及国内现有的对赵家堡的研究;阐明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研究方法和研究的意义。接着对明清闽南防御性聚落进行历史综述,主要包括对堡寨规制有很大影响的明代卫所制度、土楼、土堡的历史及分布情况,明清闽南地区防御性聚落大量兴建的原因等方面的研究。试图对赵家堡的建堡背景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赵家堡的自然概况、家族历史、建堡人物、建造过程和风水选址进行分析。然后深入到对赵家堡的建筑体系和公共空间形态进行分析,对赵家堡聚落空间在生活居住、社会礼仪、宗教活动、街道路网、水系组织、园林休闲等方面都深入研究,并与同在湖西乡的建于清初的诒安堡进行比较总结。最后对赵家堡堡寨聚落的防御性空间进行剖析,主要是从精神性防御和物质性防御两方面构成的。外围堡墙——街巷路网——住户单元是赵家堡的三层级设防手段,但是聚落空间的安全感的营造同时也借助于精神性防御因素。这两种防御机能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构成赵家堡的防御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