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研究浆液性卵巢癌患者静脉血标本中人附睾蛋白4(HE4)和糖类抗原125(CA125)的表达,探究人附睾蛋白4和糖类抗原125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浆液性卵巢癌的诊断意义。研究方法:1.选用雅培化学发光仪检测卵巢癌87例(阳性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77例(阴性组)及52例健康查体女性(对照组)血清中人附睾蛋白4及糖类抗原125的水平。癌症、良性肿瘤患者来自聊城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健康查体妇女来自该院健康查体中心。2.比较单独与联合检测人附睾蛋白4、糖类抗原125对浆液性卵巢癌的临床意义。3.分析人附睾蛋白4、糖类抗原125与浆液性卵巢癌病理特征的关系。4.选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处理,人附睾蛋白4和糖类抗原125的结果均表示为均数±标准差(x±s),样本均数比较采用F检验或T检验,对于人附睾蛋白4及糖类抗原125的诊断价值则通过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进行分析。5.选取影像学(CT/MR)、病理学(卵巢穿刺)及血清卵巢肿瘤标志物(HE4/CA125),比较这三种筛查手段的经济学效益。研究结果:1.浆液性卵巢癌组血清中的人附睾蛋白4 (631.92 pmol/L)、糖类抗原125(784.17pg/ml)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及健康查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25良性肿瘤组和健康查体组差异明显(P<0.05),而HE4良性肿瘤组和健康查体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2.单独检测人附睾蛋白4的诊断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6.1%、90.3%,检测糖类抗原125的灵敏度与特异度为85.4%、65.6%,联合检测两项指标的灵敏度与特异度为96.3%、94.1%,且联合检测人附睾蛋白4、糖类抗原125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大于单独检测人附睾蛋白4及糖类抗原125(P<0.05)。3.晚期卵巢癌(Ⅲ期、Ⅳ期)血清人附睾蛋白4(778.27pmoL/L)高于早期卵巢癌(Ⅰ期、Ⅱ期)血清人附睾蛋白4 (380.31pmoL/L),人附睾蛋白4水平与临床病理分期呈正相关(P<0.05),分期越晚,水平越高。与年龄、分化程度、腹水及淋巴结转移无关。糖类抗原125水平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分化越低,水平越高。与临床分期、年龄、腹水及淋巴结转移无关。4.绝经前后卵巢癌组人附睾蛋白4、糖类抗原125水平并无明显差异。5.从费用比较,人附睾蛋白4和糖类抗原125最经济低廉;从时间比较,这两项指标筛查用时最少;从损伤程度比较,这两项指标创口最小。结论:1.人附睾蛋白4在判别卵巢良恶性方面的特异度要高于糖类抗原125,未来可以成为诊断浆液性卵巢癌的重要参考指标。2.联合检测人附睾蛋白4、糖类抗原125可提升对浆液性卵巢癌的诊断准确性,有较好的临床参考意义。3.人附睾蛋白4表达水平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有关,期别越晚、水平越高,糖类抗原125水平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分化越低,水平越高。4.在经济学效益方面,联合人附睾蛋白4与糖类抗原125的筛查要优于影像学及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