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金属氧酸盐类化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表征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iter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4种化合物:有机锡取代型同多钼酸化合物H48Mo30O88{Mo(NO)O6}4{Sn(n-Bu)O4}4·9H2O (1),水杨醛西夫碱配合物:双水杨基乙二胺铬磷钼酸盐({CrLa(H2O)(C2H5OH)}2{CrLa(C2H5OH)2}PMo12O40,H2La=N,N’-二水杨基乙二胺,2)、双水杨基乙二胺铬八钼酸盐({CrLa(H2O)2}4Mo8O26,3)、2-(2-羟基苯基)苯并咪唑磷钼酸盐(C49H63Mo12N6O48P,4)。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这四种化合物的结构,并对其进行了表征。 化合物1的主体结构是38核的有机锡取代同多钼酸盐,由两个完全相同的{Mo17Sn2}亚基通过共用氧连接在一起,每个亚基包括以下几种不同的多面体:一个MoO6、一个(O=)MoO4(H2O)、三个(O=)2MoO3(H2O)、四个(O=)MoO5、一个(O=)2MoO4、一个(O=)2MoO3(H2O)、两个(O=)Sn(n-Bu)O4八面体,两个Mo(NO)+O6五角双锥和四个共边相连的(Mo2O8(μ-O)(μ-H2O)八面体。到目前为止,有机锡取代的高核同多钼酸化合物未见报道,1是首次合成的此类化合物。 化合物2和3是以Cr(Ⅲ)为中心离子的水杨醛西夫碱配合物,分别以磷钼酸根和八钼酸根作为抗衡离子平衡电荷,其中Cr(Ⅲ)为六配位,配位原子是来自于配体La上的两个N原子和两个O原子,另外两个配位数由来自溶剂中的溶剂分子满足。 在合成目标化合物的过程中,Cr(Ⅲ)的西夫碱配离子发生了分解,结果分离出化合物4,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杂多酸的催化作用造成的。化合物4是2-(2-羟基苯基)苯并咪唑的磷钼酸盐。4的每个独立单元中包括三个质子化的2-(2-羟基苯基)苯并咪唑和一个PMo12O403-离子。每个质子化的2-(2-羟基苯基)苯并咪唑带一个正电荷,PMo12O403-离子在晶体结构中起抗衡离子的作用。
其他文献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备条件。1974年,美国科学家Rook和Bellar首先发现原水经过氯化后三卤甲烷(THMs)的含量显著升高。经毒理试验表明,THMs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对人体健
<正>自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建立以来,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国际间最受瞩目的重大议题之一,而其核心问题就是碳排放。降低碳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
脑水肿常需神经内外科处理,对脑水肿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笔者对脑水肿的分类、发病机制及治疗作如下详细综述
以"城市化"为个案,通过一种词汇学意义上的考察,实现结构主义、功能主义、建构主义不同理论范式之间直接碰撞与对话,展现不同理论各自的合理性和限度。本文从建构主义理论出
实验中发现,在YAG:Tb中加入痕量Ce后,可以使Tb3+离子5D4→7F跃迁显著增强,因而,改变了发射光谱的能量分布,提高了发光亮度,改善了电流和电压特性,揭示了改进和提高商用P53磷
关于被害人同意在犯罪论体系中的地位,德国刑法学界历来有"二元论"和"一元论"之争。对于我国主张全面引入大陆法系犯罪论体系的"革命派"而言,需要审慎思考"一元论"对刑法学理
刑事侦查权的定位,直接关系到我国刑事侦查程序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关系到刑事诉讼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两大价值目标能否实现。我国学术界有不少学者将侦查权定位为行政权。但是
违反强制性规范的合同效力问题需要深入的历史阐释。在罗马法时期和近代民法时期强制性规范的体系构成和合同效力模式并没有得到全面的分析,在现代民法时期强制性规范对合同
本文报导了广州卫生检疫局自1986年6月至1996年5月采用酶标法(ELISA)、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快速全血凝集试验(QT)等方法对291,713份入出境人员血清进行HIV—1型抗体初筛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