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间的大额支付结算系统主要有两种结算模式,分别是实时全额结算(RTGS)和延迟净额结算(DNS)。其中,延迟净额结算系统是利用参与者之间的支付净额轧差完成结算,参与者在完成结算的前提下能够大大减少流动性的使用。在实时全额结算系统中,参与者之间每一笔的支付指令都是按指令到达的先后顺序实时且全额完成的,这种结算模式消除了系统中的信用风险。所以,为了降低系统中的信用风险,避免系统性风险的产生,世界上主要的银行间大额支付系统在系统的设计上都先后采用了实时全额结算系统。采用此种结算模式所需要的流动性更多,但由于持有流动性是需要成本的,所有的参与者都希望尽量减少流动性的持有量,而尽量多的使用来帐资金来完成其自身的支付指令,我们把系统的这种特征称为“流动性饥渴”。若系统中的参与者都大量的减少自身流动性的持有量,则会破坏系统内的流动性循环,导致系统的结算效率降低。即参与者减少自身流动性的个体理性行为会导致系统效率降低的集体不理性。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建立了由58个参与者组成的两个不同网络结构的实时全额结算系统,模拟了100天的交易情况。探讨了在全局耦合网络和 BA无标度网络下,参与者UBL的差异,并分析了这一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在全局耦合网络中,由于系统参与者是同质的,参与者之间的支付流可以较为均匀的分布,系统中的58个参与者的UBL值差别很小。但在BA无标度网络中,系统中的参与者的重要性发生了变化,重要参与者有很大的支付流出,相对较小的支付流入,为系统贡献了大量的流动性。而不重要的参与者却更多的依赖动态流动性来完成支付,参与者之间的UBL产生了很大差异。⑵在全局耦合网络和BA无标度网络中,分别研究了参与者的延迟结算行为和同业拆借行为对流动性使用的节约以及对系统的影响。⑶分析了随着流动性阈值的逐步增加,参与者的延迟结算造成的流动性使用情况和系统结算效率的变化。比较了在全局耦合网络和BA无标度网络两种不同的网络中的差别,并分析了产生差别的原因。研究表明,结算延迟行为给全局耦合网络系统带来的影响要远远小于 BA无标度网络的系统。在全局耦合网络中,参与者选择延迟支付行为会节约其自身流动性的使用。同时,结算延迟指数也只会小幅的增大,对系统结算效率的影响较小。而在 BA无标度网络中,在一定的阈值范围内,参与者的延迟结算行为能减少自身流动性的使用,延迟结算指数增加较慢。若阈值超过一定范围,则会引起自身流动性使用的增加,延迟结算指数大幅增加,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流动性循环,甚至完全被破坏,系统性循环几乎完全停滞。即在全局耦合网络和 BA无标度网络中,参与者在一定的阈值范围内的延迟结算行为都能缓解支付指令在日间分布不均的状况,从而节约自身流动性的使用,同时造成系统结算效率的小幅降低。⑷分别在全局耦合网络和BA无标度网络中比较了同业拆借市场建立前后,系统的流动性循环效率和结算效率。并探究了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在全局耦合网络和 BA无标度网络中,随着参与者对预防性需求先增大后减小,利率的变化趋势都是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由于BA网络中参与者重要性不同,支付流分布不均,其利率在日间存在较大的波动。在对系统效率影响方面,在全局耦合网络和BA无标度网络中,建立同业拆借市场后,系统的流动性循环效率和结算效率都增加了,且在BA网络中的增加幅度更大。即在全局耦合网络和BA无标度网络中,参与者的同业拆借行为可以节约流动性的使用,同时还能使系统结算效率增加。⑸分析了在全局耦合网络和 BA无标度网络中,参与者在不同的日初流动性水平下,延迟结算行为和同业拆借行为所带来的成本不同而做出不同的选择。以及中央银行为了提高系统结算效率采取的措施。规定当日末有未结算金额或在同业拆借市场有未还清借款时,参与者只会向中央银行隔夜借款。则参与者的成本构成有延迟成本、拆借成本和隔夜借款成本。结果表明,参与者的两种行为在 BA无标度网络中所带来的成本都远远大于全局耦合网络。在全局耦合网络中,由于用很少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结算任务,日末无需向央行借款,延迟结算的成本始终较低,参与者会选择延迟结算行为。央行可通过对延迟结算行为进行罚款,从而提高参与者延迟结算成本,促使其选择同业拆借行为,提高系统结算效率。在 BA无标度网络中,当日初流动性较小时,同业拆借行为成本会小于延迟结算行为,参与者会自发选择同业拆借行为。而当日初流动性达到一定水平,延迟结算行为成本会小于同业拆借行为,参与者会选择成本较低的延迟结算行为。这是因为当日初流动性水平较小时,同业拆借行为有相对较小的日末未结算金额,会产生较低的隔夜借贷成本。当日初流动性水平较大时,两行为都能完成当日结算任务,无隔夜借款成本,且延迟行为带来的隐性成本小于拆借行为的成本。央行可通过对延迟结算行为进行罚款、提高日末隔夜借款的利率,从而提高参与者延迟结算成本,促使其选择同业拆借行为,提高系统结算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