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兴多尔夫是德国浪漫主义晚期的一位重要作家,其创作的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令人称绝,其最有代表性的中篇小说《一个无用的人的生涯》(1826)把现实夸张地描写成一个宁静的田园世界。幸福的主人公在辽阔的大地上寻找“上帝奇迹”,追求的不是利益的获得,而是在大自然中美的享受。诗人通过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田园风光,讽刺了一个庸庸碌碌、急功近利的现实。古往今来对艾兴多尔夫及其作品的研究热情从未减退,但这些研究大多基于浪漫派和浪漫主义的理论,集中阐述其作品中体现的浪漫派的具体特征。该文笔者尝试从另外一个视角即德国哲学和社会学家哈贝马斯提出的现代性视角来分析和探讨本部作品,试图找出该部作品中体现的现代性因素及作家创作这部作品的象征意义。本文主要的理论支撑是哈贝马斯关于文化现代性的阐述,哈贝马斯把现代性理解为一个方案,一项未竟的事业,具体到思想和文化层面则是以启蒙主义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对社会历史和人自身的反思性认知体系开始建立,教育体系以及大规模的知识创造和传播,各种学科和思想流派持续产生,这些思想文化不断推动社会向着既定的理想目标发展,以人的价值为本位的自由、民主、平等、正义观念得到彰显。《一个无用人的生涯》中的主人公是个磨坊主的儿子,因为整日不思进取,游手好闲而被父亲斥为“无用人”,从此开始了其寻梦的远行,在这一过程中他经历了一系列近乎荒唐的冒险,最后实现了爱的渴望。“无用人”其实是个有才能的音乐家。他不混世流俗,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和田园世界的幸福。只有那个庸俗的现实把他当作“无用人”罢了,因为他搞的是“不能挣钱的艺术”。面对庸庸碌碌急功近利的市民意识日益膨胀的现实,“无用人”正是一个讽刺的写照。按照现代性的理论,本文的主人公仍然是一个实现了自我选择和主体价值的“现代人”。此外,按照哈贝马斯的理论,在19世纪,从浪漫主义精神衍生出来的、摆脱了所有历史束缚的激进化的现代意识已经抬头。本文也将尝试把浪漫主义和现代性结合起来分析,找出《一个无用人的生涯》这部典型浪漫派的作品中蕴含的现代性因素并分析作者塑造这样一个人物形象的意图,从而从横纵两个方面把握文化现代性在文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