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温室条件下,采用水培和蛭石栽培方式,对4个紫花苜蓿(Medicaga Sativa)品种分别接种10株苜蓿根瘤菌的共生效应进行研究。以地上部分干重、总根瘤数和地上部分高度三个指标,拟筛选出对苜蓿品种具有最佳共生效应的根瘤菌菌株。在此基础上,实验还探索了BOX-PCR、16S rDNA PCR-RFLP、nodA PCR-RFLP、nifH PCR-RFLP以及nodA序列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揭示苜蓿根瘤菌与苜蓿品种相互作用,结果如下。 蛭石栽培的生长效应优于水培,本研究中主要以蛭石栽培结果进行高效共生根瘤菌筛选。蛭石共生实验结果表明,接种根瘤菌后,植株地上部分干重、株高和总根瘤数均比对照增加,但不同苜蓿根瘤菌与苜蓿品种间的共生效应存在差异。水培结果蛭石栽培与WL323最佳匹配的根瘤菌为NMG024-1,XJ96375和XJ96411,干重分别比对照增加775.0%、443.8%、350.0%,总根瘤数与株高比对照有显著性增长;Vector共生匹配较好的根瘤菌为NMG052-1,XJ96411和NMG024-1,其中,NMG052-1的接种效果最好,其干重比对照增长了633.3%;而与中苜1号共生匹配较好的根瘤菌包括NMG024-1、NMG024-2和NMG002-2,其中,接种NMG024-1后,其干重比对照增加了618.2%;RS最佳共生匹配的根瘤菌NMG024-2,XJ96379,NMG001-3和NMG024-1,干重、总根瘤数与株高均比接种其它菌株均有显著增长。 BOX-PCR指纹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苜蓿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明显,在70%相似水平处,供试菌株被划分为4个BOX遗传群。而16S rDNA、nodA、nifH PCR-RFLP及nodA全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在系统发育、共生基因和结瘤基因方面的差异不明显。 综合BOX-PCR结果和共生效应结果,BOX-PCR结果一定程度上较好地反映根瘤菌-豆科植物之间的相互共生关系。与RS最佳共生匹配的根瘤菌XJ96379,NMG001-3聚在第Ⅰ群中;XJ96375、XJ96411是WL323最佳匹配的两株菌,聚在第Ⅱ类群;第Ⅳ群中包括NMG052-1、NMG024-1、NMG024-2三株菌,其中NMG052-1、NMG024-1与品种Vector有较好的共生匹配关系,而NMG024-2、NMG024-1又是中苜1号最佳共生匹配菌,NMG024-1与品种RS和WL323的共生效应也较好。可见,第Ⅳ群的苜蓿根瘤菌具有较好的适应苜蓿品种的能力,具有较广的宿主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