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菌(假蜜环菌)液体发酵培养研究

来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hong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亮菌是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药用真菌,其水提物对胆囊炎和慢性肝炎有显著疗效.近年来,有报道指出亮菌多糖对小鼠肉瘤细胞S180有抑制作用,且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实验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四个不同亮菌菌株酯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比较.酶谱分析表明菌株间存在差异.比较研究了亮菌四个不同菌株的菌丝体生长速度、菌球大小及密度;并对亮菌四个不同菌株进行发酵实验,结果发现亮菌菌株L3的生长速度和胞外多糖含量均明显高于其它菌株.在此基础上,对选出的亮菌菌株L3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单因子实验结果表明:葡萄糖、蛋白胨、硝酸铵、钙离子以及玉米粉和乙醇对亮菌菌株L3生长有利;亮菌菌株L3的最适培养条件:初始pH6.0,摇床转速220rpm,装液量50mL(250mL三角瓶),7.5%接种量.亮菌菌株L3发酵培养基的正交实验结果显示液体发酵的优化培养基组合为:2.0%葡萄糖,4.0%可溶性淀粉,0.1%蛋白胨,0.2%硝酸铵和1.0%玉米粉.优化培养基和最佳培养条件与对照进行了液体发酵比较实验,结果比对照生物量提高了50.5%,胞外多糖含量提高了3.2倍.
其他文献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 VMC)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心肌病,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医学界对其治疗缺乏有效而特异的手段,对症及支持治疗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随着对该病研究的深入,包括黄芪在内的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显示了良好的前景。晋献春副教授长期以来在临床上应用自拟养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取得了较好疗效。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工
由于叶酸的稳定性差、具有叶酸生物活性的相关化合物组成复杂且在生物样品中含量很低,因此对叶酸的分析相当困难.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MS)不仅能够快速、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