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企业权威和集权与分权问题,前人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从目前的文献来看,人们在此问题上的看法还很不一致,对此问题的分析也不够深入,这说明,对企业权威和集权与分权问题人们还须继续探索,本文就是在此方面所作的新的尝试。具体来说,本文共分六章,其内容大致如下: 第一章,导论。本章首先指出了论文选题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然后对与企业集权与分权有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介绍,最后介绍了论文的结构框安排和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企业权威和集权与分权的界定。与所有传统的企业权威观不同,本章对企业的权威作了如下新的界定:企业的权威是转让较为完全的物质资产和转让较为不完全的人力资产的复合产权。理解这一新的企业权威观时应把握两点:首先,企业的权威是一种产权,它经由市场交换而来。其次,对于不同的资产,其产权转让程度不一样,特别是企业的人力资产,其产权转让通常具有较大的不完全性,这种不完全性的最突出的表现是企业主和劳动者分享企业人力资产的使用权。在对企业权威定义的基础上,本章对企业的集权与分权作了如下的界定:如果企业的绝大部分权威由一人或少数人行使,则称企业处于集权状态,如果企业的绝大部分权威由多人行使,则称企业处于分权状态。 第三章,企业集权与分权的最优化分析。本章根据产权交易是在企业内进行还是在企业间进行将交易成本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内部交易成本和外部交易成本。与大多数交易成本文献主要分析外部交易成本不同,本章主要对各种内部交易成本的种类和来源进行了考察,在此基础上,借鉴交易成本理论和代理理论的分析方法,在分析各种内部交易成本与企业分权度的关系后。本章将企业的集权与分权最优化问题归结为求解企业所有内部交易成本总和最小化问题,据此提出了一个企业最优分权度模型,通过求解该模型,我们发现企业最优分权度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一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企业低层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能力;二是企业低层管理人员对生产工人的监督管理能力,三是企业低层管理人员的风险厌恶度,四是企业低层管理人员的工作厌恶度,五是环境不确定性的大小。 第四章,现代企业的分权化趋势。企业的最优集权与分权程度不是一成不变的,正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辩证之否定规律在人类生产和交换的组织领域同样在发挥作用:大约到十八世纪中叶,企业组织结构完成了从分权到集权的第一次否定,在此以后,企业走向从集权到分权的第二次否定历程。当人类迈入二十一世纪时,企业的分权化压力进一步加大,许多企业审时度势进行了分权化改革,可是有的企业取得了成功,有的企业却遭遇了失败,于是,在企业是否应进行分权化改革问题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章对现代企业所面临的环境进行了深入地考察,通过考察发现,现代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的生产规模日益扩大,企业的生产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发展全球化,社会发展信息化,政治发展民主化,文化思潮人本化。针对现代企业面临的环境的新特点,本章对现代企业是否应进行分权化改革的问题从经济学方面进行了分析,本文的结论是;分权化是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 第五章,现代企业的分权化模式。现代企业的分权化改革不是一瞅而就的,正如企业早期的组织结构从分权走向集权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发展阶段一样,现代企业的组织结构从集权走向分权也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分权化模式,根据企业所有者授权是属于部分授权还是属于完全授权可将这些分权化模式分为以下两种基本类型:部分授权型分权化模式和完全授权型分权化模式。直线制组织、事业部制组织和矩阵制组织通常采用部分授权型分权化模式,而承包制和内部市场制则属于完全授权型分权化模式的范围。本章在对现代企业的分权化模式进行分类后,接着对各类分权化模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最后,本章依据企业权威结构安排的对称性原理阐述了企业的分权化模式与企业的收益分配模式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我国国有企业的集权与分权问题。由于国有企业特殊的产权属性,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集权与分权问题更加复杂:国有企业除了要解决国有企业内名”的授权问题(指国有企业的董事会到国有企业最低层人员如生产人员之间的授权问题),还要解决以下两大层次的问题,一是要解决全体人民到中央人民政府之间的授权问题,二是要解决中央人民政府到企业之间的授权问题(指中央人民政府到国有企业董事会之间的授权问题)。可以说,对于中央人民政府到企业之问的授权问题,迄今为止人们提出的解决方案都不太理想,为此,本章在这力‘而进行丁新的探索。本章以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理论、资本市场竞争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产权理论的相关观点为基础,为中央人民政府到企业之IijJ的授权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该方案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并愿意经营国有企业的个人或机构(本文称之为权证投资者)可以向金融机构申请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