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世界经济正面临着金融危机和经济发展周期的双重压力,中国和南亚间经贸既有互补性又有竞争性。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的经贸联系,文化联系密切,同时也存在经济政治矛盾和边界争议。目前的研究,无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实践研究方面对于发展中国家间经贸关系发展问题重视不足,存在理论研究的缺陷。现实的经济发展实践表明,发展中国家间经贸关系的形成机制、发展特征等具有与发达国家经济体完全不同的规律性,而且,国际贸易在最不发达国家减轻贫困方面能够发挥强大作用。发展中国家间的经贸发展对于全球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经济协调发展意义重大,进出口有利于持续的经济增长进程、生产能力的提升以及就业机会和可持续生计的扩大,具有十分明显的实践需求。中国作为全球对外贸易发展的大国,与近邻南亚的经贸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研究发展中大国之间、发展中大国与发展中小国间的经贸发展问题,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与代表性。本文尝试运用新经济地理理论的相关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中国与南亚诸国经贸发展的整体特征、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而提出协调发展对策。中国与南亚经贸发展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域特征,产品相似、互补性小的特点较为典型,区域贸易失衡现象突出,尤其是南亚各国与中国之间的经贸关系都表现出进出口总量与结构的不对称性。形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一方面分工深化促使各国国际贸易中地位的调整、创新扩散成为推动区域贸易发展的重要力量,不断重塑中国与南亚经贸结构;另一方面,市场障碍的存在、区际基础设施发展的滞后、大国间政治上的不信任等客观现实扭曲中国与南亚正常经贸发展。运用引力模型,对中国与南亚经贸联系进行经验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与能得到数据的5个南亚国家中,贸易关系最好的是印度,其次分别为尼泊尔、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中国与南亚经贸的协调发展,需要从促进边境贸易发展强化区际贸易联系、大力开拓中国与南亚陆路贸易航线、完善区际贸易政策降低区际交易成本、优化经贸方式实现区际优势互补、协调中印政治关系是政治基础、完善中国与南亚经贸合作机制等多方面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