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骶骨肿瘤手术方式、肿瘤性质及肿瘤分区对术后引流量的影响。方法:①回顾性分析我科自1990年3月~2009年9月收住入院行手术治疗的86例骶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控制出血方法的不同分为4组:未行控制出血对照组(A组)31例,术前介入靶血管栓塞组(B组)11例,髂内动脉结扎组(C组)21例,低位腹主动脉临时阻断组(D组)23例。②比较各组术后12h、24h、48h、拔管时累计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第一次复查血常规RBC、HB、HCT指标,术后伤口感染、切口延迟愈合并发症发生率。③比较脊索瘤、骨巨细胞瘤引流量及不同分区肿瘤引流量。结果:(一)①A组累积引流量与其他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认为对照组A组累积引流量最小。②B组与其他组各时段引流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认为B组(术前介入靶血管栓塞组)各时段引流量在四组中最大。③C组与D组累积引流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认为C与D组累积引流量无差异。(二)骨巨细胞瘤累积引流量与脊索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骨巨细胞瘤引流量大于脊索瘤。(三)位于不同分区脊索瘤、骨巨细胞瘤累积引流量比较:①脊索瘤(Ⅰ+Ⅱ区)引流量最大,脊索瘤(Ⅱ区)引流量最小(P<0.05)。②骨巨细胞瘤Ⅰ区与Ⅱ区比较统计量P=0.16>0.05,引流量无统计学差异;骨巨细胞瘤(Ⅰ+Ⅱ区)与Ⅰ区、Ⅱ区比较P=0.001<0.01,引流量有统计学差异,骨巨细胞瘤(Ⅰ+Ⅱ区)引流量最大。(四)手术后到拔管前的引流量总体呈减少趋势。术后12h为引流高峰期,术后12h引流量占总量的38.7%,12小时后引流量呈减少趋势。(五)A组引流管放置时间与各术式有统计学差异(P<0.05),认为A组引流管放置时间最短;B组引流管留置时间长于C组(P<0.05);B组与D组,C组与D组比较P>0.05,认为B组与D组、C组与D组引流管留置时间无差异。(六)D组术后住院时间与其他各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认为该组术后住院时间最短;其他三组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认为A、B、C三组术后住院时间无差异。(七)术后第一次复查血常规:RBC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HB、HCT与其他各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B、C、D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八)拔管时累积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对并发症发生均无显著影响(P>0.05)。(九)①A、B、C、D四种术式并发症行卡方检验,x2=10.617,P=0.014,四种术式并发症有显著性差异,根据秩次进一步推断,D组最低。②A、B、C组并发症行卡方检验,x2=0.040,P=0.980,各组间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术式、肿瘤性质及肿瘤分区均为影响引流量大小的因素。术前介入靶血管栓塞病例引流量最大,未行控制出血病例最小,而此两种术式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低位腹主动脉临时阻断术;骨巨细胞瘤引流量大于脊索瘤;高位骶椎肿瘤引流量大于低位骶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