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女性”的精神焦虑--《金色笔记》中安娜“梦境”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3357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2013)是当代英国著名作家,其代表作《金色笔记》结构新颖、内容丰富,文中有大量关于主人公安娜·沃尔夫“梦境”的描写,对梦境内容有详细描写的达二十余处,此外还有多处安娜与朋友讨论梦境、回忆梦境的场景,这些梦境描写广泛分布在“自由女性”“黑色笔记”“红色笔记”“黄色笔记”“蓝色笔记”“金色笔记”当中,与安娜的精神状态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本文借助精神分析理论、女性主义等理论,结合文本中安娜的生活经历和心理状态变化对《金色笔记》中安娜的“梦境”进行全面解读,剖析“自由女性”安娜的精神焦虑和深层危机,从而探讨“梦境”在人物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及“自由女性”追求困境。  本文绪论部分概述国内外《金色笔记》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意义、理论方法和研究思路。正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安娜的政治焦虑,通过分析“红色笔记”中“漂亮织物大网”等梦境,探讨“自由女性”安娜政治信仰从热情坚持到空虚绝望的被动转变,世界无规则的荒谬转换使理想主义者安娜成为政治道路上的“孤独者”。  第二章安娜的作家焦虑,通过分析“黑色笔记”中“马雪比旅店”等梦境,探讨试图在男权社会掌握话语主动权的作家安娜深受社会经济世俗牵绊,无法自主掌控外在写作环境以及写作的现实真实性,以致失去对文字的掌控力而患“写作障碍症”。  第三章安娜的爱情焦虑,通过分析“蓝色笔记”中的“舞会”“邪恶矮老头”等梦境,探讨拥有多重身份的“自由女性”安娜深陷政治经济的独立追求与极度依赖爱情和家庭生活的矛盾冲突感中,将自我逼入病态分裂和精神危机的绝境。  第四章精神崩溃之后,安娜重新认识“自由女性”,通过解读“金色笔记”中“推圆石上山”“笼中老虎”等梦境,探讨安娜彻底焦虑崩溃后在“噩梦”的破碎中重生,在荒谬世界的压抑疯狂中理性认识个体存在与选择,克服创作危机重拾写作之笔,构建“自由女性”自性化主体认识。  结语部分,指出“梦境”贯穿安娜“自由女性”危机与重塑始终,这些梦不仅启迪安娜自我解剖、帮助其精神重塑,同时也帮助我们全面理解主人公安娜这一人物形象,让我们更深刻认识到“自由女性”独立自由追求过程中所遭遇的政治、写作、爱情的重重困境和精神危机,“自由女性”的追求之路艰辛而漫长。
其他文献
本文剖析了Linux内存管理中物理内存的分配回收算法和实现,并分析了关键的源代码.
本文从王昶的诗学观出发,通过其书信题跋和交游实际等提取概括其诗学思想,同时具体分析其诗学思想在诗歌创作和编撰《青浦诗传》和《湖海诗传》的贯彻体现,希望能够更全面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