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及抗病基因同源类似物RGA分析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eef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利用RAPD技术对广泛栽培的番茄品种和四川农业大学保存的番茄种质资源(共20个品种材料)进行遗传多样分析,特别对四川农业大学保存的种质资源的遗传亲源关系和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DNA提取方面,我们用G方法(0.8g材料+2ml提取液+0.2gPVP)提取的DNA质量比较高,OD260/OD280的比值在1.8-2.0之间,完全符合RAPD的要求。本实验建立的番茄RAPD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比较合理。 从40个10bp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5个,用这5个引物对20个番茄的DNA样品进行扩增,5个引物共扩增出30条,其中多态性位点23个,占总位点的76.7%,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4.6条具有多态性谱带。 利用计算机软件NTSYSpc(2.10版)统计RAPD数据,用Genetic Distance法计算材料间遗传距离。19号(美国番茄)与10号(早红宝)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说明两者的遗传基础基本一致。而4号(美味樱桃番茄)与13号(W262-4)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805,按照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将番茄分成四类,番茄属的20份材料分成了四类。第Ⅰ类—1号(L—402)、2号(今科红玫)、7号(加州大红4号)、8号(改良美国903)、11号(宝大903)、14号(川杂-10)、15号(Oh-2-2-6)、16号(Oh-2-2-10)、17号(黄化黄叶番茄)、19号(美国番茄)、20号(金刚号大番茄):第Ⅱ类—3号(大红合作903)、6号(加州大红1号)、9号(宝岛巨星)、10号(早红宝)、12号(W262)、18号(黄圣果);第Ⅲ类—13号(W262-4);第Ⅳ类—4号(美味樱桃番茄)、5号(中杂9号)。同时,将四大类番茄类内和类间平均相似系数进行了分析,类内以第Ⅲ类最高,因为它只有一个品种,第Ⅱ类的次之(0.8813),第Ⅳ类的最低(0.777);类间则以第Ⅰ类与第Ⅱ类间的最高(0.7456),第Ⅲ类与第Ⅳ类间最低(0.45)。 根据烟草中的抗TMV的N基因,设计的A1/A2,B1/B2两对引物,并对10个番茄DNA进行扩增,抗病材料扩增出2000bp(A1/A2)、800bp(A1/A2)、2000bp(B1/B2)三类的DNA片段,以其作为三个候选抗性基因的探针,为以后从cDNA文库中筛选出抗病基因作下基础。
其他文献
余甘子是一种原产于亚洲南部地区,营养丰富的野生果树,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我国具有丰富的余甘子野生资源。余甘子的品种改良对余甘子大面积推广种植至关重要。由
沙葱(Alliun mongolicum Regel.)是百合科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是蒙古高原的特有种。大多数百合科葱属种子使用年限为1-2年,但沙葱贮藏5年以上的种子仍有较高的发芽率,其中
苹果(Malus pumila Mill.)属蔷薇科蔷薇属植物。抗坏血酸(AsA)俗称维生素C,在植物抵抗氧化胁迫、增强光合保护、调节细胞的分裂、生长过程以及信号传递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
通过染色体加倍创造多倍体是开展倍性杂交获得柑橘无核新种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柑橘育种主要目标之一。本研究用colchicine(简写col)和oryzaline简写ory)处理柑橘原生质体
该研究首先建立了根癌农杆菌介导柑橘愈伤组织遗传转化体系,相对于前人常用以上胚轴为植体的农杆菌转化体系和以原生质体为外植体的电激转化体系,该研究所建立的转化体系具有
低温冻害是限制北方茶区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大量研究表明亚精胺作为信号分子参与植物逆境生理应答。亚精胺合成酶基因的表达与植物响应逆境胁迫存在密切的联系。本研究从茶
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是一类在番茄上为害极大的植物病原线虫,它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目前国内外己描述和鉴定的根结线虫有80多种。为了明确山东省为害番茄的根结线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