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方位成分“上、下”为研究对象,运用描写与解释、形式与意义、分析与归纳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考察“上、下”对称与不对称现象。首先,本文考察“X上、X下”对称与不对称现象。考察“X上、X下”形式上对称,意义上在同一范畴相同或相协时,根据张庆旭、蔡永强等先生的分类,将X分为人体器官类等具体类别进行分析。我们考察“X上、X下”形式对称、意义不相协现象时,将“X”分为建筑类、家具类等具体类别进行分析。在具体语境中,“X上、X下”意义完全不相协或不完全相协。其次,考察“上X、下X”对称与不对称现象,其中“X”是语素、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我们根据意义将其分为空间、时间、次序、等级、品质五个范畴。研究发现“上X、下X”差不多在这五个范畴上形式对称,意义相对、相协;而其少部分在空间、时间、等级、品质范畴上,二者形式不对称。再次,考察介词结构中“上、下”对称与不对称现象。我们发现介词与“上、下”组合而成的15对固定格式在形式上对称,意义相协。考察“上、下”与介词组合的不对称现象时,“在……上”语义可表范围、方面等,而“在……下”语义表条件、情况等。介词框架“在……上”、“在……下”中介词“在”分为强制出现、强制隐去、可隐可现,而分析“在……上”中“上”的隐现情况,发现“上”强制出现或可隐可现。最后,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和标记理论分析“上、下”不对称的原因。从意象图式分析,发现“上”指上面、上方、附着、接触等语义,而“下”指下面、下方、下方附近。从隐喻理论分析,“上、下”隐喻空间、时间、次序、等级、品质,二者不对称。从标记理论分析,得知“上”是无标记项,“下”是有标记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