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开敞空间景观微气候设计——以沪杭地区为例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bne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是影响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气候问题越来越严重,人类逐渐认识到气候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从气候学角度进行景观设计能够营造更加舒适的空间环境,降低能耗,并能够为景观规划提供新的设计思路。本文在归纳总结相关学科研究基础上,以城市气候典型区域——沪杭两地为例,通过实验,调查,及计算机相关模拟分析,研究开敝空间景观设计中结构布局及微气候因子变化规律,归纳总结空间特征对微气候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探讨解决沪杭主要气候矛盾在开敞空间景观设计过程中的调控设计方法,为开敞空间景观设计更好的满足人们户外休闲舒适度需求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沪杭地区城市气候环境和居民活动习惯调查   通过文献搜集,整理,归纳总结了沪杭地区的气候环境特征,调查发现目前城市环境中气候环境与人体舒适度之间的联系,以及因二者矛盾所带来的微气候问题和社会问题;针对沪杭地区居民的活动习惯,作息安排时间进行调查。   2.开敞空间微气候的形成及其特征   微气候的因子数量很多,包括温度,湿度,降雨,光照,风等等,但是从区域微气候考虑,光照与辐射,风,水与湿度是主要的微气候因子,深入研究主要气候因子变化规律与地表形态之间的关系,为景观微气候设计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3.传统建筑和聚落建设过程中的微气候营造手段探析   传统建筑和聚落具有良好的微气候环境,对现代景观微气候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调查沪杭地区传统建筑,村庄布局等建设活动中的营造特征及设计方法,对现代景观设计具有巨大的实践指导意义,为景观微气候设计提供充实的理论基础。   4.沪杭地区开敝空间景观微气候设计研究   针对沪杭地区微气候环境与舒适度需求的主要矛盾,利用气候因子的变化规律,集成创新沪杭地区的景观微气候设计策略,包括通风模式,日照遮蔽模式和降湿模式。
其他文献
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是应对库区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复杂性系统工程,库区特殊的山地自然环境和移民社会环境,时刻威胁库区城市公共安全。库区存在的各
乡村人居环境是人居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我国整体人居环境水平的提高,因此,探讨乡村人居环境规划设计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传统风水学和人居环
生态城市建设旨在采用整体论的系统方法,把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创造一种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城市新模式。生态基础设施建
民居和百姓的生活紧密相连,是劳动人民生活智慧的体现,民居的发展一脉相承,传承了历史信息,反映了不同时期生产力水平、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石家庄西部山区民居选用当
随着世界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意识到地球资源的可贵,想要继续生存就不得不将可持续发展提上日程,因此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长期发展的共识。建筑能耗在资源消耗总和中
本文以郑州市边缘区村落为研究对象,笔者在调查分析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将其划分为近城边村和远城边村两种类型,每一种类型选定三个典型村落作为调查对象。运用城市规划学、社会
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是我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工作起步较晚,社会认可度不高,在缺乏关注与理论指导的情况下,我国大面积的历史文化街区都没有得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规模不断拓展,在城市主城区承载力有限背景下,城市新区的出现对有效实现城市人口分流、扩大就业岗位提供了可能。新区的产生尽管是城市化发展
自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提出可持续发展到观念,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然环境不仅影响着人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同时还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未来的发展。然而经
农业转型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内部转型已经初见成效,同时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已经成为当前农业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