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689年清政府全权使臣索额图和俄罗斯帝国全权使臣戈洛文在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尼布楚条约》条约中规定了俄方有权到中方定期开展贸易。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一个伟大的角色悄然诞生了,它便是活跃在历史舞台长达两百年的——万里茶道。以《尼布楚条约》为开端的茶叶之路显然是伟大的,它展开了一个全新的历史。万里茶道的存在决定了俄罗斯帝国扩张势力的蔓延并推动了清朝政府从闭关到敞开边疆贸易的开始。从此两国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融与茶叶贸易息息相关。万里茶道开始到衰落的两百余年间在鼎盛时期发展成了规模庞大的以茶叶为主要商品的商业互通模式。在这期间票商票号林立,清朝政府与俄罗斯政府都有着较成熟的管理体系,商品交易必须依据正规程序、边境关卡严格守卫,显然万里茶道在鼎盛时期是非常之成熟的。那么中国茶叶是怎么货运到俄国,俄国的商品又怎样流入到中国呢,清朝与俄罗斯的商品贸易从开始到衰落都离不开连接两国的茫茫草原,两国之间的贸易绝大部分是在草原上完成的,清朝旅蒙商人靠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在内地和草原地区之间开启了商业活动。草原地区的生活所需、宗教活动也促使了与内地商贸来往的大发展。这样的来往也最终发展成了通往俄罗斯地区的的伟大商路。清朝时期北方蒙古族宗教活非常多,中原地区商人贩卖商品多走宗教活动频繁的地方。因此茶叶之路和草原地区的寺庙建筑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茶叶之路商品贸易活动中商人在草原地区留下的痕迹除了寺庙遗迹还有驿站、道路遗迹、碑刻、石刻等。内蒙古—蒙古段万里茶道是中俄茶叶之路上的重要桥梁。中原与草原之间的商贸活动使得中俄两国产生商业碰撞,从此在历史舞台上谱写了一段辉煌的历程。这座伟大商路也孕育了一个茶叶之路上的特色城市恰克图和买卖城。恰克图与买卖城鼎盛时期有着清明上河图般的热闹。两座城市也成为了这一段历史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