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萌发期耐淹性种质资源筛选与遗传机制解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蓝型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广泛种植于长江流域。由于长江流域雨水频繁等造成的淹水胁迫严重影响油菜萌发期的出苗与发芽,因此解析油菜萌发期耐淹性遗传和分子机制对于选育耐淹性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的目的,一是对505份甘蓝型自交系油菜群体在萌发期进行淹水处理,通过表型与生理指标的测定,筛选出耐淹性强的种质资源;二是淹水胁迫处理后测定各项指标,通过关联分析定位与耐淹性相关的显著变异位点,解析萌发期耐淹性的遗传机制;三是选择代表性的两个极端材料进行转录组分析,通过差异基因的表达量,富集到相关的代谢通路,
其他文献
本论文旨在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骨干自交系与衍生系产量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高产玉米栽培和育种提供科学依据。试验材料为黄早四与衍生系昌7-2,掖478与衍生系郑58,以及黄早四与掖478的杂交种黄掖,昌7-2与郑58杂交种郑单958。试验设3个种植密度,分别为3000株/亩,5000株/亩,7000株/亩。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种植密度对自交系与衍生系的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在不同的种植密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