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手机的广泛使用,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研究显示,长时间的使用手机会形成手机依赖,心理学将其定义为——手机依赖症。手机依赖不仅会阻碍个体的身心发展,还会对人际交往、行为等等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调查数据显示,青少年已经成为手机的主要使用群体,由于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手机对其行为和心理的影响更加深远。对于流动儿童而言,特有的“流动”背景对其成长带来一定的影响,而家庭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手机的广泛使用,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研究显示,长时间的使用手机会形成手机依赖,心理学将其定义为——手机依赖症。手机依赖不仅会阻碍个体的身心发展,还会对人际交往、行为等等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调查数据显示,青少年已经成为手机的主要使用群体,由于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手机对其行为和心理的影响更加深远。对于流动儿童而言,特有的“流动”背景对其成长带来一定的影响,而家庭监管的欠缺则加深了流动儿童对手机的依赖。本研究以昆明市C社区儿童之家的流动儿童为调查对象,聚焦流动儿童的手机使用情况,对流动儿童的手机依赖问题进行研究与社会工作介入,并以流动儿童作为研究群体就此延伸出如何介入儿童的手机依赖。本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首先,通过非参与式观察、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流动儿童使用手机的情况,并采用手机依赖量表(MPAI)评估流动儿童手机依赖的程度;其次,根据调查结果筛选小组组员和个案服务对象,以认知行为理论与社会支持理论为指导开展小组以及个案介入服务;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探索儿童手机依赖的预防路径。本研究的研究结果表明流动儿童存在一定程度的手机依赖倾向,且社工的介入可有效降低其手机依赖的倾向,并根据研究结果对预防儿童的手机依赖提出探索路径:(1)儿童认知层面的改变比行为的改变更加有效;(2)提升儿童的自律性可以促进其更好的成长。
其他文献
于欢案和昆山反杀案引发了全国对正当防卫制度的热议,出现了群众质疑司法机关裁判的情况。本质是法院的裁判结果不能满足人民朴素的社会正义感和保护合法权益的期待。该制度创立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自助和互助,为了在防卫人遭受非法侵害,公权力不能救济的紧迫时刻,公民采用伤害非法侵害者的方式,阻止非法行为、捍卫自身利益。但是近几年来司法机关的处理与正当防卫的立法目的和人民群众的期待渐行渐远,反映出本国正当防卫的司法实
我国刑法对身份犯竞合并未作明文规定,司法解释的规定备受争议,学界对于身份犯竞合的研究也并不充分,因此,身份犯竞合问题具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本文首先对身份犯竞合的概念、共犯形态、认定意义进行了梳理,为身份犯竞合问题的研究奠定理论前提。身份犯竞合是指不同身份者的共同犯罪,是构成要件形态,认定的意义在于解决构成要件符合性的判断问题。其次,对我国传统解决思路进行了反思和借鉴。我国学界追问共同犯罪的性质的通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征用,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从农业生产活动中被牵离出来后游离于城市与乡村之间,首先面临着在城市就业的难题。在昆明市呈贡新区的开发建设中,由于原有农业耕地被占用,呈贡区大量失地农民选择到附近县域村落,承包土地继续生产种植。他们从城郊到农村,利用自身农业技能优势和有限的关系资源,在异乡租种生产生活中寻找生存及发展的可能性。本文在社会网络理论的视角下,以昆明市呈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继承问题是关乎农民财产利益的重要现实问题,然而目前我国相关理论对宅基地使用权能否继承研究还较为薄弱,形成“肯定继承说”与“否定继承说”两派对垒的局面,现有立法对此也出现了相互矛盾的规定,《继承法》中肯定了农屋可作为遗产被继承,而《土地管理法》中明确强调对于宅基地农民只有在其上建造农屋及添置附属物的权利,农村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集体组织,因而不能作为农民个人财产被继承,这种法律的模糊与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区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社区公共事务不断增多,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治理的意识不断增强,多元利益矛盾纠纷频发。农村社区协商治理的发展有利于创新社区治理体制和完善治理程序,有效保障社区居民行使权利,推动农村社区稳定和谐发展。本文以云南省L社区协商治理机制研究为题,以协商民主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对农村社区及协商治理的基本内涵进行解读,进一步分析农村社区中协商治理发展的必
母爱自古以来就被艺术家们广泛歌颂着。他们通过对母亲形象的描绘,展现出了无私而伟大的母爱,向观众诠释着母亲在孕育、抚养、教导子女的过程中对子女的疼爱、包容与呵护。不同时代背景下的艺术家有不同的欣赏眼光,对母爱的感受也不同,所以创作的母爱美术作品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征。母爱主题的美术作品很有意义,然而具有这样美好“主题”的作品却在初中艺术鉴赏美术史中一带而过,使它们遗漏在艺术教育的海洋中。在21世纪这样
随着“多次行为”作为刑法的规制现象大量涌现,“多次行为”的刑事规制模式已然成为我国刑事立法与司法实践中的一种新的规制路径。刑法中“多次行为”规制模式的出现并非刑事立法中情绪化的产物,而是刑法顺应现代社会中部分犯罪行为的类型特征而构建的合理规制路径,是恪守刑法原理的应然之举。然而由于有关“多次行为”的立法规范以及理论研究均存在模糊与空白地带,致使司法实践对“多次行为”的认定适用存在认知偏差,进而导致
不乏学者研究人称指示语与身份构建的关系。其中,身份构建在庭审话语这一典型的机构话语研究中备受关注。作为庭审话语的次语类之一,结案陈词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不少学者从法律语言学、话语分析、叙事学、社会语言学等视角对结案陈词进行分析,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结案陈词是审判过程中控辩双方说服法官或陪审团的最后机会,是能够影响判决结果的环节之一,在庭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告人和受害人的身份构建是结案陈词的
2018年机构改革的最大亮点是党政融合,也是本次机构改革不同以往限于政府内部机构改革之所在。党政融合机构改革也使行政法理论尤其是行政主体理论陷入了理论解释困境,因此必须创新理论以适应改革的需要,并同时以审慎的态度就改革中的内容进行可行性与必要性论证。本文试图通过以行政任务为导向的行政主体理论变革,将党政合署、合并机构视为一种新型的行政主体——“融合主体”,并将其纳入法治轨道,进而就其构建的路径提出
学分制是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和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人数的不断增加,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学分制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对于研究生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相关研究和文章也逐渐增多。但是从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来看,大多数研究只是简要的阐述了学分制的现象和简单的问题分析,缺少利用系统的工具对研究生学分制管理的整体状况以及发展特点进行研究。因此,我国研究生学分制管理在研究和应用方面都还具有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