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贵州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贵州农村的境况已发生显著变化,农村的共同体利益失调、价值目标混乱。因人力输出而致的“空心化”,使农村几乎无凝聚力可言,从而使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应对现时农村实际存在的挑战,以及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本人认为要根据当前农村工作的目标去考虑和选择合适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从而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生力量”。 中央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来推进新农村建设,在黔北农村调研中,我发现了农村治理的井井有方,农民陈腐观念的消除、思想觉悟的提高、乡风乡俗的传承、躬体力行的参与,皆源于黔北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的助力。研究将选取湄潭、余庆的“四在农家”建设活动,作为我们窥察黔北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的载体,从而查实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的明效大验。论文从五个部分来开展对于黔北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的研究。 第一部分,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和研究设计四个方面对课题研究进行了学理分析,回答了“为何选择黔北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研究”、“意义如何”等问题,说明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它是本文的逻辑起点。 第二部分,主要研究当前黔北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从课题研究的目标出发,通过对黔北农村概况的调查,探究黔北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并通过实地调研掌握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做出一定的归因分析,进而说明该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探究黔北农村一以贯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分别挖掘其过去与现时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究其各自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将之作为后续讨论的理论铺垫;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于农村新形势的不堪应付,尝试开出新方法的学理解释。 第四部分,以黔北湄潭、余庆农村“四在农家”的创建活动为例,探究其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查实其实践做法的实效性,着重探究创建过程中的各种特色模式对于稳定农村社会发展大局的处实功效,以及必要的学理依据的说明。 第五部分,是本课题研究的升华部分,通过考察“四在农家”创建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的应用,重点总结出这些新方法的实践价值。特别证明因为新方法的运用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黔北农村得到卓有成效的散布与呈现的实情,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