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了解目前上海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家庭医生及其团队成员绩效考核的具体实施现况。 2、探索家庭医生及其团队绩效考核指标,尤其是即将实施的《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项目标化工作量指导标准》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考核的应用情况。为下一步全面开展绩效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3、研究探索并发现现阶段上海市家庭医生及其团队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与策略。 方法: 1、定量研究:选择上海市心城区、城乡结合部、郊区15家卫生服务中心中的792名专业卫生技术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和绩效考核指标实施情况问卷调查。 2、半结构访谈:选择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全科团队长、团队护士、公卫医生,管理人员各一人就绩效考核情况和考核中存在问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 结果: 1、有327人(占41.3%)认为每月都会进行绩效考核,不同岗位间有统计学差异(χ2=37.087,P=0.000);有602人(占76.0%)认为考核后会有反馈,但仅466人(占58.8%)认为绩效考核结果作为绩效工资发放依据,且不同岗位、职称、地区、行政区间有统计学差异(χ2=20.353,P<0.001;χ2=17.158,P=0.009;χ2=18.142,P=0.001;χ2=39.398,P<0.001);有515人(占65.0%)不清楚绩效工资占自己工资比例,家庭医生、中级及以上职称者、市区人员认为绩效工资占工资比例大于50%的较高(11.3%、27.2%、14.7%); 访谈中有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信息平台作为主要考核依据,23人认为目前考核形式是团队和个人相结合;45人认为目前团队绩效考核设有奖励性经费,7名家庭医生、10名团队护士和10名公卫医生认为目前绩效考核无法提高工作积极性;目前考核实施过程中还存在没有体现多劳多得和考核中信息化利用还不够等问题。 2、家庭医生标化工作量总体考核实施情况良好,但舒缓疗护(42.1%)、居家舒缓疗(47.5%)、结核病筛查(46.4%)和转诊(45.0%)实施率不高;家庭医生更注重质量指标和慢病管理数量指标考核;家庭医生对经济效益类指标考核不够重视,药占比绩效考核实施情况较高(80.4%),但三地区家庭医生均觉得此项指标不重要(3.37±1.36); 团队护士标化工作量指标考核以血糖测试(84.7%)、皮下注射(84.3%)、肌肉注射87.3%)、静脉注射(86.0%)、静脉输液(86.5%)和血压(88.2%)、高血压随访(89.5%)、血糖(87.3%)、糖尿病随访(88.2%)、老年人管理(91.7%)、健康管理(83.8%)为主,团队护士认为慢病管理指标和护理操作质量指标考核较重要; 公卫医生目前传染病、慢性病、精神卫生、健康教育等实施情况较好,一些特殊项目如戒毒可能目前标化工作量考核还不到位,公卫医生认为染病及应急事件处置、儿童保健等条线指标更重要; 目前绩效考核指标还存在考核内容不明确、考核指标太多、家庭医生及其团队成员的职责分工不明确等问题。 结论: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考核已全面展开,但绩效考核效果尚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标化工作量评价以量为主,引入质量系数,系数权重有待进一步研究; 今后绩效考核应月度考核;明确绩效奖金比例,提高奖励性绩效;加大整合信息化建设,建立统一高效的数据平台;考核落实到个人,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基本医疗(护理)以质量指标考核为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统筹考虑量化指标和质量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