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自冷战结束以来的大战略行为引起了广泛学术关注,同时也给学者们带来了很多困惑。针对冷战后日本的大战略调整问题,本文试图以新古典现实主义为理论基础,通过建立“结构压力—战略文化”分析框架来进行考察,主要围绕冷战后日本大战略究竟发生了哪些调整,影响其调整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以及这些调整是否明智等核心问题展开研究工作。 本文共分四章,外加导论和结论。导论部分提出本文试图解决的核心问题,阐述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变量选取情况、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等。重点是发掘已有研究的尚待发展之处,并论述本研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新古典现实主义。第一章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结构压力—战略文化”这一日本大战略调整的分析框架,认为结构压力通过战略文化的“过滤性”干扰对国家大战略调整起决定性塑造作用。然后论证日本大战略运行的国际体系坐标及其战略文化。第二、三、四章主要依据冷战结束以来日本在亚太国际体系中所受结构压力的变化来考察其大战略调整情况,据此划分了三个阶段。每章对应一个阶段,在首先从“结构压力—战略文化”分析框架出发对日本大战略调整情况作出预期之后,通过分析日本对战略环境的认知,对亚太国际体系中其他大国的安全政策及自身军事政策的调整情况来进行实证检验。结论部分对以上各章进行研究总结,并分析日本的大战略走向与中国的对策。 冷战后日本的大战略发生了多次调整。虽然日本在冷战结束初期确立“普通国家”大战略目标后一直向此目标迈进,但从战略手段上看,它首先由冷战时的追随美国战略调整为带有挑战成分的推卸责任战略,1996至2006年又回归追随美国战略,2006至2009年曾出现短暂的推卸责任倾向,2010年至今则逐步深化追随美国。 影响冷战后日本大战略调整的最关键因素是结构压力和战略文化。在国际体系中,结构压力鼓励国家依己之力寻求更多的国际权力以更好地保障自身生存,明智的大战略就必须按结构压力预期行事以最有效地增进本国国际权力。冷战后,日本一直谋求增进国际权力,这符合结构压力预期,不过在如何增进的问题上,其行为由于受自身战略文化的干扰而呈现出有时与结构压力预期一致,有时又违背结构压力预期的现象。 通过对冷战后日本大战略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与规律的剖析,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把握日本的大战略动向,更具针对性地制定对日政策。另外,冷战后日本大战略的调整情况也例证了新古典现实主义的理论观点,即结构压力对国家行为起决定性塑造作用,但在中短程时期内,由于国内相关因素对国家政治精英认知的干扰,国家可能会采取偏离甚至违背结构压力预期的行为。其借鉴意义在于,国家政治精英在制定大战略时要按照结构压力的预期行事,尽量克服战略文化中消极战略价值观和思维模式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