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变暖正在影响着全球的生态系统,北极则更为明显。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北极海域渔业资源也正在发生改变,水温的上升、人类活动的增加等因素使得北极渔业资源的生存和分布也随之改变。由于北极海域环境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任何环境的变动都会影响北极渔业的发展,北极渔业资源的管理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目前,北极国家在北极问题管理上具有领导地位,在北极事务管理上具有排他性,国际社会较难介入北极问题,且北极海域大部分被北极国家划入领海和专属经济区,不同国家的渔业政策和区域性的渔业资源管理限制了管理政策的执行效率,但鱼群的洄游动态性使得渔业资源的管理必须具有区域联动性,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自完成北极渔业资源的管理,国际间的合作势在必行。2017年11月30日,中国、美国、俄罗斯、加拿大、丹麦、挪威、冰岛、日本、韩国和欧盟十方共同签署通过了《预防中北冰洋不管制公海渔业协定》,北极渔业资源还礼问题的国际合作态势初步显现。纵观海洋渔业发展的历史,基本上都是经过过度开发后在进行管理的路程,但作为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的北极海域,鱼群的自我恢复能力薄弱,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本文综合分析了北极渔业管理的现有法律文件和国际管理组织,在现有法律基础上提出建立“泛北极”的北极渔业资源管理体系的构想。一方面加强北极理事会的管理职能,依托北极理事会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另一方面,提出捕捞配额制度在北极渔业管理的适用,通过国际间的合作,构建统一的监督管理平台,增强捕捞配额制度在北极海域的执行。总体来说,北极的现有治理体系限制了北极渔业资源的管理,各国应该摒弃单边思想,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在现有制度基础上逐步向全面的“泛北极”渔业资源治理体系才是北极渔业治理的有效途径。我国应积极促进国际合作,保护我国在北极渔业问题上的合法权益,秉承科技先行原则,为北极渔业资源的有效管理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