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收支项目开始持续出现“双顺差”。国际收支“双顺差”导致外汇储备持续增多,外汇储备增加,从而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外汇供给大于外汇需求。为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中央银行要大量买入外汇,从而形成外汇占款,进而导致中央银行被动投放大量基础货币,会引起社会总货币供应量增加,而在社会总需求不变或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可能会引起通货膨胀。2005年7月21日,中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制度进行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针对外汇市场上过多的外汇,中央银行为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会实施相应的冲销措施。通过分析发现,中央银行采取的外汇冲销政策并不能完全对冲外汇占款引起的流动性过剩,短期内,外汇冲销措施有效,但长期内,作用却很小,甚至会对经济产生某些负作用。与此同时,中国物价水平在改革开放后出现不断波动趋势。尤其是近些年来,物价上涨幅度较大,出现通货膨胀压力。通货膨胀不仅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水平,而且还影响中国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在外汇储备持续增加的情况下,物价水平波动与外汇储备变动和货币供应量变动是否有关,三者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关系,而关系又有多大,一直都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因此,本文基于新古典综合学派货币乘数理论、外汇储备对货币供应量影响的国际收支货币分析理论和货币供应量对物价指数影响的货币数量理论,分析自1994年汇改以来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和物价指数的变动情况及影响机理,运用1994年—2013年的年度数据构建时间序列计量经济模型,运用相关检验技术,实证检验得出结论,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指数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最后,提出减缓外汇储备对物价指数影响的对策建议。一是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扩大内需,改变“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和积极扩大进口,实施“走出去”战略,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二是逐步推行意愿结汇制,实行自愿开设外汇账户、自愿拥有外汇、自愿买卖外汇的制度,扩大汇率浮动区间;三是完善外汇储备货币的权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四是从国家战略高度看待外汇储备经营管理问题,建立新型外汇储备经营管理评价机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五是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均衡外部经济;六是加快各级金融市场及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促进经济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