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视野下创意城市建设与形象塑造研究——以世博会为例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shi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一个城市的政治与文化价值,都拥有其代表性的文化底蕴及城市内涵。但是,要打造一座世界级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意城市,如果仅仅只依靠简单的产业堆砌,以及一味的重复或者模仿是远远不够的,城市如何在竞争与变化的大环境中获得繁荣,劳动者与消费者如何在新的意识形态、技术发展与工作内容中提升创意与创新,这是现代任何一个城市与个人都必须面临的一个大课题。本文在研究创意城市的理论基础上,重点针对世博会这一契机为创意城市创建所带来的优势,将世博会与发展创意城市进行有机的耦合,挑选出若干实例进行分析,研究世博会城市各自发展创意城市的历史进程与后续测评,同时以上海世博会为个案针对物质体系与精神体系进行剖析,针对世博会后上海的后续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本文重点论述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于创意城市、世博会城市发展理论及实践的相关研究,详细分析了创意城市这样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针对其内涵,发展条件与阶段,载体以及经验启示进行全面分析,并针对世博会与创意城市这两个理论进行有机耦合,分析了在世博机遇下创意要素的形成,阐述了世博机遇下创意城市与创意的发展特点,指出世博会文化中创意理念的传承与创新手法,并总结出世博机遇下如何发展创意城市这一论点。同时以创意理念为出发点,重点针对4个世博城市阐述了其发展情况以及后续测评,总结出世博会城市所取得的成就与经验教训,运用各类世博城市为例,分析其带来的利弊与产生原因,并以2011年上海世博会为个案,着重于剖析上海城市发展创意体系的路径,从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分别分析出上海世博会的特色与经验发展,旨在对上海创意产业的发展以及创意城市的构建提出一些策略与建议。   论文经过提出问题,理论综述研究分析,创意城市与世博会机遇的耦合研究分析,历届世博会城市发展利弊比较及上海利用世博机遇发展创意城市的具体分析这几个步骤,由理论到技术再到实践层面详细阐述了世博机遇对于发展创意城市的强大推动力,总结出城市的发展规律。  
其他文献
1902年,康有为在《大同书》中,精心描绘了一幅教育制度与环境的蓝图,学校有美好的自然环境,“学地当择山水佳处”,而且,“多择花木以娱游”。“大学院皆有游园,备设花木、亭池、舟树
期刊
在现代纺织布料中,当代绘画艺术语言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装饰领域。由于纺织布料和绘画语言的平面二维性非常相似,加之纺织印染技术的逐渐承诺成熟,绘画艺术被轻易地运用于各
期刊
巴尔蒂斯认为“物象的背后,还有另外一种东西,一种眼睛所不能看见的,但可以用精神去感觉到的真实存在。”不仅仅在现实中,写实绘画中也往往包含着一定的抽象因素。无论从艺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