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本研究中心“海洋天然活性成分研究和新药开发”这一研究方向的一个子课题,本文主要介绍了黑乳海参(Holothuria nobilis Selenka)和黄疣海参(Holothuria hilla Lesson)中皂苷类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两种海参均为体形较大的海参,在我国从福建东山到海南岛的海域均有广泛分布。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有关该两种海参体内皂苷类成分的研究报道。在本课题的研究中,作者以稻瘟霉活性追踪为指导,应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反相硅胶,葡聚糖凝胶等多种现代层析分离技术,对采集于我国福建省东山岛海域的黑乳海参及黄疣海参体内的抗肿瘤与抗真菌活性成分进行了系统的分离纯化和药理研究。共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19个。对活性较强,得量较多的化合物进行化学结构修饰,得到衍生物5个。应用现代光谱技术(尤其是2D-NMR和ESI-MS技术)和化学方法对这些化合物进行结构测定,确定了其中20个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和立体构型。其中新化合物15个,包括皂苷类化合物13个,苷元2个。 从黑乳海参中分离纯化得到化合物12个,经过化学修饰得到化合物5个,测定所有17个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其中分离得到的10个新的皂苷化学结构为:3-O-{3’’’’-O-甲基-β-D-吡喃葡萄糖(1→3)-β-D-吡喃奎诺糖(1→)-β-D-吡喃奎诺糖(1→2)-4’-O-磺酸钠-β-D-吡喃木糖}-海参烷-9-烯-3β,12α,17α,25β-四醇,命名为nobiliside A(1):3-O-{3’’’’-O-甲基-β-D-吡喃葡萄糖(1→3)-β-D-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奎诺糖(1→2)-4’-O-磺酸钠-β-D-吡喃木糖}-海参烷-22,25环氧-9-烯-3β,12α,17α,25β-四醇,命名为nobiliside B(2);3-O-{β-D-吡喃奎诺糖(1→2)-4’-O-磺酸钠-β-D-吡喃木糖}-海参烷-9-烯-18,16-内酯环-22,25-环氧-3β,12α,17α-三醇,命名为nobiliside C(3);3-O-{β-D-吡喃木糖(1→2)-4’-O-磺酸钠-β-D-吡喃木糖}-海参烷-9-烯-3β,12α,17α,25β-四醇,命名为nobiliside D(4);3-O-β-D-吡喃木糖-16β-乙酰氧基-海参烷-9-烯-22,25-环氧-3β,12α,17α-三醇,命名为nobiliside E(5);16β-乙酰氧基-3-O-[3’’’’-O-甲基-β-D-吡喃葡萄糖-(1→3)-β-D-吡喃木糖-(1→3)-β-D-吡喃奎诺糖-(1→2)-4’-O-磺酸钠-β-D-吡喃木糖]-海参烷-7,22-二烯-3β,17α-二醇,命名为nobiliside F(6);3-O-[β-D-吡喃葡萄糖-(1→3)-4’-O-磺酸钠-β-D-吡喃木糖]-海参烷-9-烯22,25-环氧-3β,17α-二醇,命名为nobiliside G(7);3-O-{β-D-吡喃奎诺糖(1→2)-4’-O-磺酸钠-β-D-吡喃木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