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细菌糖原代谢动态调控和生理功能研究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031570176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光合自养型原核生物,蓝细菌能够利用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并将其作为碳源用于合成有机化合物。来自光合作用的大量碳源和能量除了用于细胞生长和代谢活动外,很大一部分将以糖原的形式作为蓝细菌天然碳汇物质而存在。而以蓝细菌为底盘构建的光驱固碳细胞工厂为了提高目标化合物的产量,需要将蓝细菌中的碳源更多地重定向至目标化合物的合成途径,以此为目标,糖原合成途径的改造和调控成为蓝细菌代谢工程的重要选择。调节控制蓝细菌的糖原合成、实现碳流的重定向成为优化细胞工厂效率的主要策略。本研究以常用于光合细胞工厂开发的蓝细菌模式藻株聚球藻PCC7942为出发藻株,以其糖原合成途径的关键限速酶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GlgC)为改造靶点,利用茶碱响应型核糖开关对glgC的表达、糖原的合成进行调控,并进一步探索糖原合成量改变是否会引起细胞生理功能的变化。通过核糖开关调控的方法,能够对聚球藻PCC7942的糖原合成量实现上下调控:减少糖原合成量时,聚球藻PCC7942细胞在正常条件下的生理功能和生长状态并没有受到损害,但细胞耐受性在面临环境胁迫时明显降低,无法维持正常生长;当糖原合成量通过改变茶碱浓度诱导增加时,聚球藻PCC7942细胞的胁迫耐受性恢复至正常状态。本研究通过动态调控蓝细菌糖原合成和探讨糖原含量变化对细胞生理功能的影响,证实了糖原合成和糖原含量对蓝细菌细胞适应性和胁迫环境下细胞耐受性的积极作用。这进一步验证了蓝细菌糖原合成的生理意义,并为蓝细菌光驱固碳细胞工厂生理功能的优化提供了可借鉴的策略。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癃闭舒胶囊联合盐酸坦洛新治疗盆腔术后排尿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7月~2013年7月我院盆腔术后排尿功能障碍患者8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DDS具有稳定度高、转换时间短,且分辨率较高等优点,本文提出了基于FPGA芯片设计DDS系统的方案。该方案利用Altera公司的QuartusⅡ开发软件,结合DDS的结构和原理,给出系统设计
【摘 要】 科技是民族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动力,也是我国学校实施科技教育、培养科学人才的主要动力和目标。科学教育,就是实施科技教育的重要组成环节,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决定性作用。本论文基于科学教学的重要性,对创客教育模式在科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论述。  【关键词】 科学教学;创客教育模式;应用  【中图分类号】 G43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称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以记忆力减退、失眠、认知功能障碍、性格和行为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随着人口老
大约是在7年前,那个时候我在杂志社工作,跟坐在我旁边的美编小姐特别聊得来。她是一个性格挺好,谈起专业来一板一眼的职业女性。  有一天我坐飞机,在座位网兜里翻出一本读物,碰巧读到一篇文章,现在不大记得作者的名字,但是那文章的内容印象深刻。那位作者干过广告业,于是讽刺了一把现代文明广告宣传的弊病:比如广告文案们在描绘色调的时候,蓝不就是蓝嘛!非要说什么海洋蓝,天空蓝不可,矫情啊!还有些楼盘广告动不动就
理论分析了在不改变光滤波器的条件下,通过设置级联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直流偏置点和调制指数,实现最小光边带抑制比和最小杂散抑制比分别为45.48dB和39.46dB,倍频系数为2k(k=
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Natural Circulation Steam Generator,以下简称SG)是目前压水堆核电站中最普遍采用的换热设备,它起着连接常规岛和核岛的重要作用。然而在蒸汽发生器中,
基于喇曼散射和光时域反射原理,分析后向散射光中反斯托克斯光和斯托克斯光光强比值,研制了基于多模光纤的分布式喇曼温度传感系统.采用对低、高温段温度分别进行拟合的动态温度标定方案,将测温精度提升至±1℃.分别对系统温度分辨率、测温精度、空间分辨率以及重复性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温度分辨率为1℃,空间分辨率为1m,系统稳定性良好,能够适应复杂环境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