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复制反复性缺血再灌注VD模型,观测补肾醒脑方(BSXNP)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脑组织病理形态学,脑组织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10、TGF-β,黏附分子ICAM-1、VCAM-1. P-selectin、E-selectin,胆碱能抗炎通路中CHAT、AchE与炎症因子的关系及NF-K B变化的影响,研究BSXNP对VD模型大鼠炎性反应的调控作用,进一步探讨BSXNP防治VD的作用机理。方法:第一部分:BSXNP对VD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脑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实验以反复缺血再灌注致VD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以喜得镇组为对照组,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X)、假手术组(JS)、喜得镇组(XD)补肾醒脑方组(BX),用跳台法、水迷宫法分别于术后第7d、15d、30d观察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于行为学实验结束后第二天,断头取大鼠脑组织,经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第二部分:BSXNP对VD模型大鼠炎性反应的阻抑作用实验以反复缺血再灌注致VD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以喜得镇组为对照组,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MX、JS、XD、BX,于术后24小时取脑组织,运用ELISA法检测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10、TGF-β,黏附分子ICAM-1、VCAM-1、P-selectin、E-selectin含量,运用比色法检测CHAT、AchE活力,运用蛋白印迹法检测NF-κB表达。结果:第一部分:BSXNP对VD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脑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1.BSXNP能明显改善V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BSXNP能明显缩短VD模型大鼠不同时间段跳台实验中触电反应期,延长触电潜伏期(P<0.01);同时均可明显减少VD模型大鼠不同时间段学习和记忆成绩中的错误反应次数(P<0.01);还可缩短VD模型大鼠在Morris水迷宫中寻找平台潜伏期,增加跨越平台次数(P<0.01或P<0.05)。且BSXNP组明显优于喜德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BSXNP能明显改善或减轻VD模型大鼠脑组织神经元的损伤,对脑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第二部分:BSXNP对VD模型大鼠炎性反应的阻抑作用1.BSXNP能显著降低VD模型大鼠脑组织促炎因子TNF-α、IL-1β的含量(P<0.05),明显降低抗炎因子IL-10、TGF-β的含量(P<0.05)。2.BSXNP能不同程度的降低VD模型大鼠脑组织粘附分子ICAM-1、VCAM-1、E-selectin、P-select in含量(P<0.05或P<0.01),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3.BSXNP能够提高VD模型大鼠脑组织ChAT活性(P<0.05),降低脑组织AchE活性(P<0.01),提示其可能亦作用于“迷走神经—胆碱能抗炎通路”,通过缓解VD模型大鼠迷走神经受到的抑制作用,使Ach的合成增多,减轻炎性反应,从而减少脑组织功能受损。4.BSXNP能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核转录因子-κB的的转录活性,下调NF-κB的表达,阻断炎症反应信号转导通路,减轻炎性损伤。结论:1.BSXNP能明显改善V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减轻脑组织神经元的损伤,对脑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2.本研究表明,在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后,炎症因子表达迅速上升,内皮细胞粘附分子增加,胆碱能抗炎通路未激活,核转录因子活化,从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给予BSXNP能阻断炎性反应信号转导通路,进而减轻炎症损伤。此表明脑缺血再灌注后出现的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炎性细胞聚集、浸润,炎症反应加重,微血管拥堵等是其组织病理基础之一;通过调控脑缺血再灌注后早期炎性反应是BSXNP治疗VD的重要作用机理之一,其可能机制是:BSXNP通过阻断NF-κB炎性反应信号转导通路和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从而共同调节了炎性因子和黏附因子的表达,通过多通路、多靶点、多环节作用于炎症通路而实现调控炎性反应作用的。